《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第4章 绝代双雄(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匕首无声地刺穿了对方的小腹,直达肾脏。提着灯笼北欧海盗身体僵了僵,瞬间毙命。

郑大旗迅速扑过去,从海盗手里接过灯笼。韩庆之则像个老朋友般抱着海盗的尸体,将其拖向船尾楼背后,推进翻滚的大海。

短短几个呼吸之后,韩庆之和郑大旗,又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前者换上了北欧海盗的衣服鞋帽,颐气指使。而后者,则挑着灯笼,成为了倭寇跟班,亦步亦趋。

一缕月光恰恰穿过云层,落于长船的桅杆上。将桅杆顶部的海盗旗,照得清清楚楚。

旗帜中央,画着一个硕大的“V”字。边缘的两个斜杠上,则分别串着字母“O”和字母“C”。

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帜,作为熟悉世界海军历史的共和国海军陆战队前上尉,韩庆之对这面旗帜,印象极为深刻。

在历史上,打着这面旗帜的荷兰海盗,以经商为名,行劫掠屠戮之实。沿着非洲海岸,一路烧杀劫掠,将战火、瘟疫和死亡,直接带到了南中国海。

这伙以公司为名称的强盗,抵达南中国海之后,先是在在巴达维亚,即今天的印尼雅加达建立了第一个军事要塞。随即,便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华夏。

公元1604年,东印度公司攻占了澎湖,随即被大明福建水师赶走。然而,其贼心不死,在十八年后,趁着大明全力应对北方女真人的崛起,无暇顾及水师之际,再度呼啸而至。

澎湖的所有来不及逃走的渔民,当场被海盗们杀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则全都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抓做了奴隶,押到爪哇为其开矿。

渔民们赖以为生的六百多艘渔船,被东印度公司的强盗付之一炬。

两年后,东印度公司又夺取了台湾,抓当地华夏百姓为奴隶,为他们建立了“热兰遮城”和“赤坎楼”。

随即,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肆掠夺,通过血腥镇压中国人来维持他们的殖民统治。

当时,一个中国台湾,就为东印度公司贡献了其总利润的25。5%,每年运回荷兰的财富达40万荷兰盾,相当于4吨黄金,以至于当时的一位荷兰总督称:“台湾是公司的一头好奶牛”。

为了镇压华夏人的反抗,东印度公司,发明了船裂、火烧、钉十字架等诸多酷刑,并且大言不惭地,将酷刑刊印成书。

在台湾,东印度公司有一名职员叫做君士坦丁·诺贝尔,他亲手杀害的中国人就达100人以上。并且这个记录,写成家书,向所有同乡炫耀!

……

而这些罄竹难书的罪行,到了二十一世纪,却被西方报纸,洗白成了“播撒文明火种”。所有刽子手,都被吹成了英雄。(注:以上皆为历史和事实,没有任何虚构)

“去你妈的播撒文明的火种,老子今晚,先灭了你们!”想到东印度公司的罪恶,韩庆之心中怒火再度熊熊而起。向郑大旗打了手势,快步奔向甲板靠右后部位置的舷梯。

凭借郑大旗和他两个人,无论如何,都杀不掉全船的海盗。所以,此时此刻,心中的怒火烧得再旺,韩庆之也不会被烧昏头脑。

他今夜并非一时冲动,才决定爬上长船,将其炸毁。而是经过认真考虑。

如果他学过的教科书上,所记载的知识没错的话。他脚下这艘被郑九斤等人称作长船的战舰,实际上应该叫做,北欧五级盖伦。

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该船结构并不科学。炮位和火药仓,都设在甲板之下的第一层。只要他能够成功摸进去,找到火药仓,就有希望,点燃火药,引发内部殉爆,将此船彻底炸成齑粉。

傍晚的时候,长船上刚刚为庆贺抢劫成功,举办了一场庆典。所以,此刻大部分海盗,都因为喝了太多的酒,沉沉睡去。

少数留下来值班的海盗,疲惫不堪,根本没察觉到,甲板上那两个大摇大摆挑着灯笼“巡视”的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同伙。

不多时,韩庆之和郑大旗二人,已经带来了通往长船内部的舷梯口。二人互相点了点头,沿着舷梯,快步走下,转眼间,就来到了内舱。

船舱内部,狭小且复杂,并且洋溢着欧洲人特有的狐臭味道,宛若一个四通八达的老鼠窝。

还没等韩庆之和郑大旗二人来得及辨明,究竟哪条通道,可以直达炮位,或者弹药舱。距离二人最近的一个舱门后,忽然传出了响亮的咳嗽声。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