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村民们的面还钱,大小王氏找不了他们家的茬,这事儿的风声,肯定会穿到有心人耳中。
小王氏看着许镜递来的二两二钱银子,有些傻眼。
许家居然真的借到钱,能还债了。
她冷哼一声,夺过许镜手里的银钱,忽地想到什么,上下打量许镜,笑道:“我自是相信许家的,不会给我们一文钱。”
“镜儿哥好本事,短短七天便挣了二两多,”说着她扭头看向屋门口的宋渔和许奶,扬声道,“许三嫂子,你这孙媳妇儿娶得好哩,能替家里分忧。”
院墙头的村民,一听这话,聪明些的品出其中的味儿来。
呦,这是暗地里刺许镜没钱,捞媳妇儿的钱来抵债呢。
就算许镜上山打猎,但是也没村民见到她打到什么大猎物,就几只山鸡山兔的,还能挣二两银子钱不成?
这么多的钱,不是从宋氏手里抠来的,能是从哪里抠来的。
在外也没听见许镜去许家本家借钱,不然就许家那些个媳妇儿姑娘的,早在私底下传开了。
不过也有村民反驳。
“不能吧,镜儿哥不是最护她媳妇儿,王二狗想欺负她媳妇,不是就被她打了一顿。”
“谁知道呢,都关起门来过日子,许钱氏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你说镜儿哥是向着一手带大她的亲奶,还是向着才过门没多久的媳妇儿?”
许镜看小王氏的眼神冷下来,面上仍挂着毫无感情的笑。
“我媳妇儿自是好的,婶子慧眼识珠哩,不像有些人,半点不不知晓内情,一张嘴就胡咧咧,迟早下拔舌地狱!”
明夸暗讽,谁不会啦。
古人最忌惮鬼神,听到许镜的话,小王氏差点破口大骂,她身后一直装隐形人的大王氏,连忙出来拉住她。
许镜也懒得和她打嘴仗,跟赶苍蝇似的,让她们赶紧走。
“两位,既然我们银钱两讫,我还要下地干活呢,就不招待两位了。”
村民们看了场热闹,心满意足离开。
但是冲锋陷阵的小王氏差点鼻子没气歪。
大王氏拿着热乎的二两多银子,安慰了小王氏两句,能拿回银子就是好事,她还得去县城齐家,讨要剩余的一两银子哩。
到时候又是白花花的银钱即将进账,她心里美哩。
因为大王氏劝说的缘故,小王氏到底没闹,她也不占理,骂骂咧咧和大王氏走了。
这事儿就算完了一半,许镜拿着农具,去田地里除草。
这次宋渔也要去,说两个人快一些。
趁着日头不大,也不是什么重活儿,许镜点头答应。
好吧,就算她不答应,宋渔也要去地里。
她可拦不住执拗的小姑娘。
用宋渔的话说,她在这儿吃住,到地里干活儿是正常的,不然村里其他人怎么瞧她。
晚些时候,她还得去办件事儿,看看到底谁指使王家,非要和她家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