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堂的府邸可是京城除了皇城外最好的风水宝地,座落在前海西沿、什刹海南岸,早前地皮主人是云贵总督李侍尧,后来云南粮储道海宁揭发李侍尧贪纵营私,经查属实,拟“斩监候”。
当年,老太爷又将和中堂的儿子丰绅殷德指为和孝公主(十公主)额驸,便下旨将李侍尧名下这块地皮赏给和珅作为十公主府第。
和珅为此耗巨资建造此府,前后用时四年,去年十公主正式下嫁,中堂一家便入住此府。
这会和中堂与内务府官员盘的是最近各地缴纳议罪银的账。
上期邸报刊发的两则“新闻”取得了和中堂想要的效果,截止目前为止各地解往广储司的议罪银已经多达二百八十万余两,估计后面还能有不低于二百万两的进项。
不过这个数目跟此次给皇帝办大寿导致的亏空还有不少距离,暂时又无法从其它地方挪补,老太爷昨天一高兴又要办千叟宴,还要给来京贺寿的藩邦、蒙古使臣赐礼,这么一搞又要上百万两银子开销。
外加明年要用兵雪区,户部和内务府这边都有点扛不住了。
因此有官员建议下期邸报上可以登两则因为交议罪银被免罪的新闻,以此进一步刺激地方官员缴纳议罪银。
和中堂觉得可行,正要让人去办时,管家刘全拿着一道折子进来想请老爷看一看。
看了眼自个最亲近的大管家,和珅不由笑了起来:“你又收了谁的银子专门替他递本子?”
在场官员都是中堂大人的亲信,没必要避讳。
“老爷您这话说的,奴才哪敢收人银子,就是这本子奴才觉得有意思,所以特地拿来给老爷看看,老爷要是瞧着有趣便留下,瞧着无趣奴才给打回去便是。”
刘全笑着将两淮巡盐御史郑博文的折子递上。
“打回去你收的银子给不给人退?”
和珅伸手接过打开,见是两淮巡盐御史郑博文的折子,只道又是常项奏报便没怎么在意,一目两行的扫了下,最后视线在一个有点眼熟的名字上顿住:“赵有禄?”
“中堂不记得了?”
边上有个官员忙提醒道:“就是那个主动缴纳一千两议罪银被皇上连升五级的。”
“噢,对,是他,一个马屁精有什么值得上报的。”
说话间,和珅随手将本子丢在边上的茶桌,对郑博文所报“忠教授”一事竟是毫无兴趣,更别提专门拿给皇上看了。
见状,刘全也不好说什么,反正本子他已经递了,老爷不感兴趣也没办法。
“你们接着说,”
和珅示意几个属下继续说事,未想门房通禀广储司郎中郭连凯求见。
这个郭连凯也是包衣出身,担着广储司郎中衔头实际却是负责内务府在外面开设钱庄、当铺买卖的。
如果说和中堂是老太爷的大会计,那郭郎中就是和中堂的大会计。
很快人就被领了进来,“叭叭”甩袖打千请安后,郭郎中便将扬州刚刚送来的一封书信恭敬递到中堂面前:
“禀中堂大人,扬州那边有个府学教授想跟咱们庄子借十万两,说拿什么学费作抵押,扬州那边不敢擅自做主就给报了上来。卑职这边也拿不定主意,故而请中堂大人给做个主。”
“一个七品官也敢借十万两,他拿什么还?驳了驳了,以后这种小事你们决定就好,不必报我知晓。等等,府学教授?赵有禄?”
和珅疑惑接过郭郎中手中的书信来看,看完竟是笑了起来:“让这小子做教授屈材了,应该到礼部当尚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