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正乾随后的话语,终于解开了许青云心中的重重疑惑。
苏正乾神色温和,缓缓说道:“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你,是因为拜读过你的文章,从你文章的字里行间能看出,你文字功底扎实,还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从那时起,我就留意到你了。”
原来,身为弃文从政、大学教授出身的儒官,苏正乾工作之余,依旧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时间读书学习。
有一天,他在《都市文学》上读到了许青云发表的文章。
读完后,他立马被文章曲折离奇、感人肺腑又发人深省的情节,别具一格且新颖的构思,以及赏心悦目的文采、典雅瑰丽的语言吸引住了,对许青云的文字功底更是佩服不已,不禁对许青云生出爱才之心。
恰在这时,他调任临江市市。委书记。
他原来的秘书做事不够细致,反应不够灵敏,尤为致命的是,面对突发紧急事件,原任秘书更是乱了分寸,缺乏冷静分析与快速处置的能力,与他严谨、高效、高标准的工作要求相差甚远。
因此,此次调任临江,他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决定重新开启秘书的遴选工作,期望能找到一位得力助手。
也正因为如此,在挑选秘书这件事情上,他花费了不少心思,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就在这时,他想到许青云,这年轻人就在临江市水利局工作,还是副科级干部,似乎挺符合自己选秘书的标准。
无巧不成书,恰在这时,夏沐瑶也找到他,向他推荐许青云,将许青云当初在省城小广场上,毫不犹豫救助自己突发疾病奶奶的事情告诉了他。
在当下这个人心愈发冷漠,多数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图独善其身的社会大环境里,许青云能不顾可能惹来的麻烦,毅然挺身而出,对陌生老人施以援手,这份勇气与善良,让苏正乾深感钦佩。
在他看来,这足以证明许青云是个心怀大爱的人,品德高尚,人品更是无可挑剔。
如此一来,苏正乾对许青云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更关键的是,许青云救助的可是夏沐瑶的奶奶,是省。委组织部部长夏正国的母亲,许青云因为救过夏家老太太而与夏沐瑶一家建立起了特殊关系,让许青云成为自己的秘书,凭借许青云与夏家这层特殊关系,自己便能顺势搭上省。委组织部部长夏正国这一条线,以及其背后庞大的政治资源网络,这对自己在临江的工作开展,无疑是如虎添翼。
基于此,苏正乾当即责成市。委组织部,对许青云展开一场全面且深入的组织考察。。
从考察反馈的信息来看,许青云在水利局任职期间,不仅在业务工作上成绩斐然,成功推动了多个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改善了当地的水利设施条件,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而且在综合素质方面,无论是专业知识水平,还是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都表现得极为出色。
综合考察结果,苏正乾果断做出决策,将许青云调入市。委办公室,担任自己的专职秘书。
直到此时,许青云才明白,自己能从水利局调入市。委办公厅,成为苏正乾秘书,除了夏沐瑶的大力推荐,很大程度上竟与自己过往的善举,以及平日里养成的良好品德和爱好密切相关。
回首省城救助老人一事,倘若当时自己如同周围那些冷漠的围观者一般,选择视而不见,那么不仅无法收获夏沐瑶的信任与感激,更不可能获得此次宝贵的职业晋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