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燃丹青》

144 第140章 趋利避害胖胖章(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突然有些羞赧,该如何是好?

翌日,天际微熹,禁宫大门将开。

京师朝臣陆续执笏列队入内,大魏一、五、八为大早朝,城中五品以上皆要上朝。在一众胡子花白、佝腰驼背的臣工之中,高大劲瘦的薛枭,颇为突出。

今日议题不多,尚未待吴大监喊出“无事退朝”四字,便见内阁次辅袁文英双手持秉玉芴,躬身跨步上前:“臣,有事上奏!”

九重云梯,龙椅之上,天子抬袖,示为准奏。

“御史台治书中御史薛枭,父因罪入诏狱,母受害亡故,依大魏律当丁忧三年,以斩衰母孝!”袁文英高声道。

朝中响起低低哗声。

没有哪个做官的,愿意丁忧——朝中任职,皆一个萝卜一个坑,丁忧的萝卜出了坑,且一出就是三年,待斩衰期满,谁还记得这萝卜!

薛枭是朝中最年轻的三品大员!

且如今手中掌着杜州决堤案的陈年旧案!

朝中局势风云诡谲,顷刻之间,薛枭将被官场遗忘抛弃——古往今来,多少年轻官员因此中断青云路。

薛枭不在乎什么青云路、什么登天梯,他只在乎一旦交出权柄,他手中查验的案子,将永不见天日!

偏偏事涉重孝,无人敢言。

袁文英乃内阁次辅,当今天子开蒙帝师,地位尊崇,且与薛枭存有旧怨——薛怀瑾贪墨一案,查到袁文英处,便断了线索,不再向下查的。

对方的反击,原来在此——倒是,有理有据,占情占理。

薛枭垂眸敛袍,眼睫微垂,英挺清晰的面目,隐于宽大云袖之后,目光晦暗不明,不知在思索什么。

隔了许久。

随着龙椅上,天子冠冕“叮咚”作响之声。

“袁次辅——”

薛枭终于低沉开口。

语调虽低,却中气十足,且隐约之间暗含似笑非笑的嘲讽之意。

“您未免管得太宽了?”

薛枭官袍向上一扬,轮廓清晰的侧面高高昂起,眼眸中的倨傲,与窗景的山月如出一辙:“祝氏棺椁尚且停在薛家灵堂职中,既未下葬,亦未入祠,丧事未了,本官谈何斩衰?”

薛枭冷声哼笑,突然发难:“还是说,袁次辅在诅咒本官生父薛太保早死不成!?”

听说薛长丰在御史台突发中风,与其父死前征兆如出一辙,要死不活地苟延残喘,但确实还没死

至于那祝氏,人是死了,但还没下葬,也确实意味着丧礼还没完成但现任官员一般会在亲属身死后,便立刻离职成服——毕竟谁愿意带着白孝上朝,惹上官和皇帝忌讳啊!

薛枭怎么这么能胡搅蛮缠!

本章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