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滔人长得漂亮、气质也好,说话爽利不矫情,会被人相中倒也并不奇怪。
不过张延听完就有些担心,别到时自家妹妹毕了业,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吧?
但转念又一想,张芳目前的问题是能不能上大学,至于毕业后怎么样,到时候再烦心也不迟。
脑子里想这些的同时,张延冲着两人拱了拱手,笑道:“恭喜啊,等二位成婚的时候,可千万要通知我一声,我也好来凑个热闹、沾沾喜庆。”
周滔和姚柯相视一笑,看着就默契十足。
等到了附近某家饭馆,张延不顾三人的劝阻,硬是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因为晚上张友待和姚柯还要主持广播,所以就没要酒。
四人边吃边聊,很快就聊到了艺考的话题。
姚柯大了周滔三届,对现在的艺考流程确实没有后者了解,所以主导话题的就成了周滔。
根据周滔的说法,首都广播学院一般是三月份开始校招,前些年对声音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这两年则更偏重气质、长相、台风、还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张延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正在从电台朝着电视台转向。
校招的考题每年都会有变化,但朗诵环节是雷打不动的,对速记的能力也有相当程度的要求。
听周滔举了几个例子,张延心里就有些忐忑,自家妹妹虽然外在条件还行,嘴皮子也利落,可毕竟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在这方面肯定比较吃亏。
见张延有些担心,周滔想了想道:“最好是能把你妹妹带到京城来,请我们学校的老师帮着掂量掂量,如果底子好、差的也不多,突击培训几个月应该能过。”
顿了顿,她又补了句:“我们学校的老师私底下就有在做考生培训的,不过这方面花销肯定不低,你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钱这方面张延倒是不在乎,反正等明年小说出版,保底他也能赚个五、六万。
但想要突击培训,就得让张芳常驻京城,这就有些难办了——父母在恒江都有正式工作,他也刚刚调到津门,总不能让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自己跑来京城吧?
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所以后续的聊天方向,就转向了更为轻松的闲聊。
这同桌三个人各有各的特点。
张友待为人亲切随和,但在事业上有自己的坚持,目前正试图打造一个自己想要的音乐栏目,哪怕为此离开中央广播电台,去地方台也在所不惜。
比起主持这个职业,他更喜欢的是音乐。
姚柯性子有些温吞,事业上也是随遇而安的态度,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工作相当满意,只想着按部就班的慢慢发展。
周滔则是最不甘于现状的一个,目前正在想尽办法调到广播台或者电视台,聊起主持这一行来,也是三人当中最有想法的。
吃完饭,张延本来只打算和姚柯交换联系方式——毕竟当着姚柯的面,总不好去要人家未婚妻的号码。
结果周滔不但主动留了号码,还表示如果需要,她可以免费帮张延的妹妹做一些基础培训。
感谢了周滔的好意之后,张延等不及回旅馆,就用附近的公用电话跟父母取得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