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精神科的医生给他进行了治疗,曲弘盛的情绪稳定了很多,在医院养了一段时间,也就出院了。
曲弘盛重新恢复正常生活,他小姨,还有一些亲戚怕他再做出什么傻事来,知道他是因为徒弟的事,就给他建议,这个世界上人这么多,这个不行,就找别个呗。
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人不满街都是?
曲弘盛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有道理,但他出院后,果然去找了一个新徒弟。
这人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一个后辈新人,不沾亲但带故,本身就是学导演专业的,自己拍过一点小片子,拖着关系来找过他,曲弘盛给对方的评价就是,有小才无大才,而且心性不纯净,不是一心搞艺术的料。
可除此之外曲弘盛也没有别的什么选择,有一句话他们说错了,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有才华的人也不多。
曲弘盛没得选择,捏着鼻子收了新徒弟。
新徒弟比石树有一个优点,无论你骂他什么,他都不放在心上,笑笑呵呵的。
可好脾气有什么用,曲弘盛又不是要培养一个公关,他要的是有才华的徒弟。
而且他骂徒弟就是教徒弟,徒弟不把他的话放心上,自然也没有半点长进,简直是对牛弹琴。
曲弘盛身体一向挺好,就教了人几天,差点气出心脏病。
本来曲弘盛就不是个会教人的老师,现在他骂人都不骂了,反正骂了也没用,反而还显得他像个神经病。
原本给石树准备的那个剧本,终于开机了,曲弘盛干脆让新徒弟导戏。
新徒弟自信满满,让拍就拍,不说他拍的不好,但对镜头感的掌控差得很,画面的空间感,光影美学等等,有,但不多。
而且在曲弘盛看来,新徒弟根本就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拍出来的东西没有半点灵气。
就像一个死记硬背公式的学生,找个题就往里套,也不管套的对不对。
曲弘盛没法和人沟通,最终只好架上机器,摆好角度,所有一切都准备好,只让新徒弟喊一声开拍。
手把手教都没这么夸张。
剧组的其他人看着感慨颇多,有人羡慕有这么好的老师,什么都不用干,只要每天跟前跟后,最后署个名,就有了一部“成名作”。
也有人暗地里摇头,这不还是曲弘盛自己的电影吗?说什么是给徒弟的,从旁指导,这电影就从头到尾都是曲弘盛拍的,和他徒弟没有半毛钱关系。
曲弘盛也算是在这一行里干了大半生,他引以为豪的电影事业,从来没有让他感觉这么累过。
他一身才华,一世盛名,再有一个优秀的徒弟继承衣钵,那他的人生就完美了。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在合意的徒弟这个事情上翻了车。
原计划拍摄天的电影,曲弘盛拍到三分之二心态彻底崩了。
他在某一天丢给新徒弟一句“你自己拍吧”,就离开了剧组。
不止新徒弟傻眼,剧组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事情要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