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闹上去了,其实上面大概也不会答应,顶天了帮忙从中间牵个线,看看能不能和其他的研究机构合作一下。
但是这样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国内的可控核聚变领域的话语权,几乎都掌握在谌明继手中,他不同意,或者说在合作中做点破坏,那后续的实验就没法展开了。
所以与其在国内纠缠,徐川觉得还不如直接从国外购买。
彭鸿禧思索了一下,微皱着眉头问道:“买一台的确可以,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急吗?或许可以慢慢来,咱们自己制造一台?”
徐川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不急的。”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我说句你们不信的话,别看咱们现在的研究才刚起步,但在我看来,其实我们的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了。”
闻言,彭鸿禧和高弘明都愣了一下,有些惊诧的看了过来。
徐川淡淡的笑了笑,道:“高温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模型,才是可控核聚变最关键技术。”
“而在这方面,我可以保证,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家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实验室能和我们相提并论。”
“只要拥有了反应堆,我有把握可以在短时间内打破全世界运行记录!”
“所以我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制造实验用的反应堆上,两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干很多很多的事情了。”
“用金钱来节省时间,在我看来完全是值得的。”
听完这番话,彭鸿禧长舒了口气,他知道劝肯定是劝不回来,便开口问道:“那你有购买的目标吗?”
徐川想了想,道:“法兰西的ToreSupra超导聚变装置、沙俄的T-15聚变堆、日耳曼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老ASDEX装置、米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阿尔卡特C-Mod紧凑型聚变堆。”
“目前来说,我考虑的是从这四个中去商谈一个。其中阿尔卡特C-Mod紧凑型聚变堆和ASDEX聚变堆是我比较看好的两个。”
“它们各有各自的独特优点,前者是世界唯一的紧凑型强磁场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后者则是因为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深厚的底蕴,设备相对更加完善改造起来更加简单。”
“而且这两者目前都处于完整退役状态,洽谈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当然,如果你们有其他的考虑和选择,也可以说,商议一下。”
彭鸿禧思忖了一下,问道:“买一台回来倒不是什么问题,花点钱什么的都是小事。只是咱们现在自己也在建聚变堆,虽说时间还要两三年才能彻底完工,但对于可控核聚变这种项目来说,两三年并不长,到时候两台聚变堆设备会不会有点多余?”
徐川笑了笑,道:“没关系,如果说要执行购买聚变堆装置的话,那么栖霞山那边的工程我后面会进行调整。”
“嗯?”彭鸿禧轻疑了一声,看了过来。
徐川接着道:“如果购买设备成功,栖霞项目基地那边的聚变堆,我到时候会修改方案,直接设计成大型示范堆!”
“如果一路顺利,这也会是第一个商业堆!到时候它可以直接摇身一变为金陵甚至整个苏江省提供电能。”
闻言,彭鸿禧和高弘明都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被震撼到了。
这个变化,哪怕是对于他们来说,都可以说是极度疯狂的。
试验堆、实验堆、示范堆、商业堆这四个虽然都是指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但概念可完全不同。
试验堆正常来说一般只能做阶段性或者某种固定类型的研究。
比如国内的大部分老设备,如环流器一号HL-1,主要研究的就是辅助加热及驱动系统、以及弹丸注入系统和超声分子束注入加料技术等方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