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不过目前做不到完美的模拟出你要求的性能薄片,毕竟它暂时还只是一个最基础的简陋模型。”徐川耸了耸肩回道。
麦格米伦想了想,开口道:“那要求设定铝箔的厚度为10~30μm区间,SuperP导电层的厚度为0。3~0。9μm区间,石墨烯导电层的厚度为0。5~1。2μm区间,混合导电层的厚度为0。3~2μm”
麦格米伦迅速从脑海中筛选了一些碳铝薄片的性能参数,他现在愈发好奇眼前这个简陋的模型到底能做到一个怎样的地步。
樊鹏越点了点头,转头吩咐程序员开始将这些参数输入到数学模型中,而后展开对碳铝涂层材料进行模拟研发。
屏幕上,在程序猿将各项参数和要求输入模型后,简陋的数学模型开始自动运行了起来。
别模型外观很简陋,但这个模型实际上可不小,代码行数相当庞大,模型的开发更是经历了整整半年多的时间。
而且开发编写这个模型的并不是川海材料研究所,是外包给一个著名的软件公司的,花费了近一千一百万才完成的一个基础版,可以说光是建模方面耗费的钱,就差不多够再买下一个川海材料研究所了。
但怎么说呢,花了钱的,质量肯定还是有保证的。
一行人在办公室中等待了一个半小时左右,针对碳铝涂层材料的模拟研发才完成。
运转后的详细数据已经保存在了对应的文件中,打印出来后人手一份。
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文件后,麦格米伦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一种涂炭铝箔的详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铝箔本体进行预处理。
详细处理方案如下:【S1、处理铝箔本体的优先方案,取用厚度标准为,使用醋酸除去铝箔表面污垢、杂质。】
S2:将粘结剂和溶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两种或多种导电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导电浆料。
详细处理方案如下:【S2、制备复合导电浆料优先方案,取用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
S3:将复合导电浆料装入静电纺丝装置中,对铝箔进行喷涂,然后烘干得到第一层复合涂炭铝箔;
详细处理方案如下:【S3、第一层复合涂炭铝箔制备优先方案,取用三聚磷酸钠。静电喷涂电压为15-20kv,溶液流速为0。5-3ml·h-1,静电纺丝喷头与铝箔的距离为0。5-10cm】
S4:。
S5:。
办公室中,麦克米伦看着手中的方案,眼神中满是震撼。
手中的方案不仅给出了相当详细的制备过程,甚至对每一个步骤都给出了优选方案,包括材料的选用、处理,需要怎么样的设备,处理过程中对设备的要求、温度、压强等等方面,都给出了参考信息。
更关键的是,通过模型给出的方案,并不止一种。
他手中的这份文件上,列出了足足三种可行的制备方案。
尽管这份方案中给出的制备手段在他眼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完美,还有很多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但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了。
当然,如果是事先就人工将所有的步骤全部都输入了进去,这也不算什么,但很明显,眼前这个数学模型,采用的并不是这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