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大国科技之巅》

第200章 这到底是哪里不难了(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其实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引力波信号。

早在2016年的时候,LIGO就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而2017年,人类又观察到了来自双中子星合并时引发的引力波。

引力波的成功发现,填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凭借他的广义相对论百分百能再次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物理学界对广义相对论都还处于初始的研究阶段,并未能发现什么重大的成果。

而诺奖,并不向去世的先人发放。

当然,即便是只拿过一次诺奖,谁也不能否认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伟大地位。

这位老爷子获得诺奖,是诺奖的荣幸。

话回归正题,在今年上半年的对撞实验中安排上引力波相关的实验,在徐川看来,完全是在浪费钱。

以目前LHC的对撞能级,即便是开到最大,也顶多能制造出个极其细小的黑洞,直径在负二十次方以上。

这样的黑洞就算能诞生引力波,目前的探测设备也根本就观测不到。

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中撞出来的黑洞能产生的引力波,在徐川看来,并不会比两辆小汽车相撞来得高。

而要探索到这么微弱的引力波,目前的探测设备不进化个十来个档次恐怕压根就做不到。

所以安排对撞实验完全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对于这个,徐川压根就没什么兴趣。

一旁,威腾摊了摊手,道:“但也没办法,我们总希望能搞个大的出来,然而现在的设备与理论根本就不支持。”

顿了顿,他接着叹道:“物理学界发展到现在,说实话已经很久都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了。我们还在以前的标准模型上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

“我的M理论要验证至少在一个世纪以内根本就不可能,而其他的东西”

“说实话,我很悲观。”

说着,这位老人又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对于这个,徐川倒是持有不同的看法,他笑了笑,开口安慰道:“那倒不至于的。”

“科技永远都在发展,而且速度比你我想象的都要更快。”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能找到超出标准模型之外的东西呢?”

威腾笑了笑,道:“希望吧。”

徐川笑道:“肯定的。”

在普林斯顿的日子一点一点的过去,在确定了今年上半年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对撞实验后,徐川将注意投入到自己的目标‘流形’上。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