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太空电网
第2天。
10架七代战机与1艘晨光级运输舰。
正式走下了生产线。
这个时候。
以避难所剩下的资源。
后续仍然还可以再继续进行4个批次的生产。
然后,就将因为缺乏部分关键原料,陷入停产状态。
“七代战机与晨光级运输舰,采用的是同一技术框架。”
“所需要的关键材料也相差不大。最多因为体型差距,数量有些不同。”
“考虑到它们的运力对比悬殊。”
“在经过初期的这几轮生产,完成基本的原始积累后。”
“就要尽量以生产晨光级运输舰为主。”
第七代战机。
那无与伦比的性能背后,附带的是一张涉及到了数以万计不同材料的清单。
许许多多的材料,在自然界中都不存在。
需要建立对应的制造设备去专门生产。
再加上末世下,不存在自由交易市场。每一座避难所,都是一座近乎封闭的孤岛。
想要收集到足够的基础资源,同样相当艰难。
最终摆在苏武面前的,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下。
必须选择一个侧重的生产方向。
是要倾向战斗侧的七代战机,还是倾向后勤侧的晨光级运输舰。
而短暂的权衡过后,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那就是全面倒向晨光级运输舰。
七代战机固然强大。
但真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依托农家小院避难所这座巨无霸级的超巨型堡垒。
全力爆产能,生产大型电磁轨道炮和光束主炮。
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未必会比七代战机弱。
最多就是因为不能移动,只能限于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