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覆没的超级城市
首先,作为苏武手中最大的附属避难所。
曾经的超级城市之一,钢城。
它里面存储的燃油和煤炭总量,甚至还要略微超出镇海市。
这些原本被视为劣质资源,不知道需要排到多久以后,才能大规模运往农家小院的燃料。
在苏武也为钢城竖立起了一套大型电力传输装置之后。
就被盘活起来。
同时,由于钢城本身就是重型工业城市,遗留了众多的发电设备。
即使没有苏武的援助。
也能拼凑出一套75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
因此,在临海避难所那边的发电机群,被建立起来的那一刻。
钢城这边,也已经同步完成了相应的发电厂建设。
能够以每小时燃烧近2万吨的燃油或者煤炭的速度。
将所产生的电力,远程传输回农家小院。
“后续可以再为钢城,生产一批火力发电机组。”
“让那边的发电厂规模,提升到1亿千瓦。”
苏武在开发日志上做出了标记。
钢城和临海山区最大的区别。
在于前者拥有一批成熟的避难所群,在环境安全方面远远超过后者。
类比起来,就如同永久建筑和临时建筑之间的差异。
这让苏武可以放心的在钢城那边,投入更多的资源。
以用来换取一笔长期而稳定的电力收益。
而除了在钢城建立第2条大型电力传输通道,让钢城存储的燃料,以电力的形式传回农家小院以外。
按照苏武的规划。
钢城同时还将要承担电力中转的任务。
作为大型电力传输装置的附属品。
小型电力传输装置的有效距离是100公里。
同时可以相互组网和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