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04章 权力的交接(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第304章权力的交接

苏武接管镇海市后的第4个小时。

镇海市,以及海岸线边缘,被苏武命名为临海的大型附属避难所。

彻底变成了两座繁忙的大型工地。

运抵镇海市避难所的快速水泥生产线,成功安装完成并开始进入生产状态。

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水泥,被首先运往避难所1号出口位置。

然后在两艘潜艇的护航下,几十台事先潜入海水中的水下机器人,使用特制的充气皮囊,将1号出口外的海水排空。

正式开工建造第1条通往海岸的海底通道。

这条海底通道,宽度达到20米,可以允许6条铁轨并行铺设。

高度为12米,分为上下3层。

最终可容纳的总轨道数为18条。

也就是总共能让18辆列车同时在通道中穿行。

考虑到整个镇海市避难所,拥有7个可以建造这种海底通道的出口位置。

等到后期,所有海底通道全部建设完毕。

再按照每条轨道平均2到3分钟,出发一辆列车的频率。

这些通道完全足以让7000辆地铁列车,全部同时在里面行驶。

“按照水下探测器,勘探到的海底通道铺设路线。”

“从镇海市到临海避难所的实际路程,在117公里左右。”

“以地铁列车75公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全程约要1。5小时。”

“严格控制的话。”

“实际上,6条半,甚至6条海底通道,就能满足地铁列车的使用需要。”

“节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再改造成海底公路。”

“让镇海市那边原有的军用和民用车辆,也能发挥运输作用。”

7条超过上百公里的海底通道。

哪怕放到末世前,也是堪称史诗级别的超大型工程。

也就是苏武,拥有快速水泥这种近乎作弊一般的材料。

才能在如今末世环境下,快速地将其建造出来。

不过尽管如此,他前后仍然需要耗费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对于一座处在覆灭边缘的城市来说。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