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就这,还是限于当前的运输条件有限。
无法及时地将挖掘出来的矿石,运输到附近的避难所之中,进行初级熔炼加工的缘故。
如果解决运输问题。
矿场产能当场就能飙升到每日3。8万吨以上。
而附属避难所方面。
东南区域的那些附属避难所,除燃料以外,有价值的资源基本已被收刮大半。
再想大规模的获取资源。
只能从避难所周边的城市废墟,甚至拆卸避难所本身方面进行考虑。
而这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苏武未来,最主要的物资收入来源之一。
“是时候该考虑研制一种更高效的回收工具了。”
不同于近在咫尺的江河市城市废墟。
外界的城市废墟,最近也在几十公里以外。
继续用原本的工程车辆回收,风险很大。
很可能还没来得及抵达目的地,工程车辆就在半途损毁在路过的低温寒流之中。
况且即使没有出意外,按照现在地表环境的恶化速度。
估计也工作不了多久便会宣告报废。
最好的办法。
还是基于雪地运输车的框架,研制出一款更高效的回收工具。
让专业的车辆,去做专业的事。
将这一想法,记录在等待研究的日志上。
苏武继续扫视了几眼,那遍布东南区域以及余安市周边的附属避难所。
在那些避难所之中。
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早在苏武治理江河市的时候,就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
现在,伴随着通讯信号塔的建立,以及具体到个人的蓝牙耳机和通讯手环的铺开。
人工智能管理这些新增加的附属避难所。
也显得顺滑无比。
基本任何事情,都在它能够独立处理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