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生产出一台工程车辆或者机器人。
人工智能便会对应的,从正在城市废墟中工作的那200万名避难所居民之中。
挑选出三个人出来。
调遣回避难所内部的远程控制中心,负责轮流远程操纵这台新出厂的机械进行工作。
这其中。
对于被选中的个体来说,等于是从农民工,变成了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
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都获得了巨大的改善。
对于苏武来说。
则是增加了三个工作效率提升了10倍不止的劳动力。
而制造中心批量生产的最后一种工业产品外骨骼装甲。
目前也同样是主要分发给在城市废墟工作的普通避难所居民。
相比远程操作机器人。
这些被分配了外骨骼装甲的避难所居民,因为仍然要亲自待在地表工作。
在劳动强度上,要相对大一点。
也需要承担在地表活动可能遭遇到的各种危险。
不过至少比使用原始工具,没有任何防护,跑也跑不动的普通避难所居民要强的多。
劳动效率平均也能提升7倍左右。
随着这些增加生产力的设备,不断的走下生产线,被运送到城市废墟那边。
整体上回收建筑垃圾的效率。
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提升。
仅仅一天下来。
每个小时处理的建筑垃圾,便从4万吨上升到了6万吨。
按照这种增长曲线。
说不定。
在地表环境彻底恶化之前。
还真能把整个江河市的城市废墟,消化一大块下去。
“形势很好。”
看着制造中心的生产。
每一时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