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并没有什么影响。
携带了高达15米的信号塔之后,两辆特种运输车在刚刚才开辟出来的崎岖小路中,也只能保持相当于不到一米每秒的速度。
和机器人们的速度刚好达成平衡。
苏武估算了一下,按照这种速度。
车队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之后,才能够返回避难所。
这个时间并不短,苏武也不打算干等着。
在最后确认了一遍车队状况,没有出现什么异常之后。他便暂时将目光从车队上挪开。
深夜行走在怪石林立的丘陵地带,还是很需要勇气。
如果没有必要,苏武并不想去体验这种令人不适的氛围。
在控制台上,切换回避难所控制界面。
趁着还有时间。
苏武调出避难所的三维地图,开始对避难所的工程队进行微调。
现在整个地下避难所第4层的挖掘工程,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并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集中在一起。
苏武将其中一半的建筑机器人,以及其它半个工程队都调往地面。
开始为避难所的出口建造掩体。
由于钢铁原料暂时相当充足,苏武在这次掩体的建造上,十分奢侈的投入了三倍于原本计划的钢筋和铁网。
并且墙壁的厚度,也参照避难所外墙的标准,直接一米起步。以同样的中间填充建筑垃圾,两边刷上水泥,最后再用生存点固化的方式进行建造。
如此高强度的墙体一旦建成,不仅足以抵御重炮和导弹的袭击,也足以以它为核心,支撑起一座高达百米的山丘。
苏武完全可以预料,等到后续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土石逐渐将其覆盖。
其安全程度,甚至能够直追那些建造在大山中的避难所。
“不缺材料的感觉。”
“真是好。”
享受着小小挥霍一把资源带来的畅快体验,苏武眼睛微微眯起,将内心的愉快毫无保留的表露出来。
避难所越安全,也就意味着他的生活能过得越安定。
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满足了。
启动完计划中最后一项地表建造工程,苏武又继续打开自己创建的局域网,为这个即将要开启的超小号互联网,进行最后的完善。
“一些适合地底生产养殖的技术和资料,都可以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