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老公,要不咱们今天晚上试试这个?”
“你不怕痛吗?”
“我不痛啊,我是说给你滴蜡。”
“厚礼蟹,你疯了!”
“来吧,亲爱的,别跑!”
一周后,当唐德收到销售数据时,发现十万本已经售出了九万,远超预期。那些女孩们对这本书的热爱让人恐惧,在没有太多宣传的加持下,就已经靠口口相传在纽约卖爆了。
因此,出版社打算下一批加印万本,印刷厂也已经全力开工。
同时,至高创意也为《五十度灰》进行了宣传。
自从有了广告渠道以后,公司内部作品宣传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尤其是在加利福利亚州,《五十度灰》的各种宣传广告和广告牌到处都是,一时间很多人都了解到了这部作品。
然而即便这本书卖的很好,业内的人却对此进行了批评。
比如知名爱情小说作家弗拉米就在看完《五十度灰》评论道:“这是一部完全丢弃了爱情的纯粹以噱头、情色为卖点的作品。
“作者将男女之间的感情建立在s之上,毫无逻辑,也没有叙事重点。大篇幅的文字只是在讲述他们一次次的欢好,这无疑是令人作呕的,也是十分投机取巧的。
“同时这部小说缺乏基本的文学素养,没有深度,毫无疑问,这就是今年最差的作品,没有之一。”
除了他以外,还有一些文学评论家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噱头之作,枯燥低劣的文字,幻想到离奇失真的人物。一位岁的女生和一位亿万富翁的爱情?抱歉,没有爱情,只有赤裸裸的欲望和身体上的羞辱。”
“非常假的作品,就像是十几岁小孩子能写出来的一样,除了大尺度一无是处,不建议观看。”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可《五十度灰》摆脱了这点,它另辟蹊径的找到了一个更下流的方式,来吸引读者观看,虽然刺激,但除了刺激以外就没有任何可以值得回味的点了。”
而在业内人士都对《五十度灰》展开批评的时候,这本书的销量却越来越高。
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以往评论和销量是一个正向关系。
往往评论好的作品,销量高。因为读者们十分注重文字的质量,他们不想买到垃圾。
可到了《五十度灰》,反而成了反向关系。
评论差,销量倒是越来越高,第一周销售出了九万本,第二周直接翻倍,并且很快出版社的印刷速度都跟不上购买速度了。
无数年轻人都在讨论着这部作品,各大书店随处可见购买该作品的女孩。
为此,纽约时报派出记者对这些读者进行了调查,并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
“经过采访和取样调查,我们发现《五十度灰》的读者百分之七十都是年龄在岁以下的女生,剩余百分之二十五则是有家庭,年龄在岁以上的家庭主妇,最后百分之五才是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