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

第598章(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她有这样的决心和能力。

世族官员也知道她有。

第章神悦言出必行,初心未改!

崔中丞默默思索她话中之意,随后施礼,郑重道,“王上高瞻远瞩,微臣佩服!臣崔氏,愿做清查第一家!”

张神悦说她不绝世族生路,他信她。

事到此时,这女郎用不着说谎。

那么,何不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一些,姿态还能更体面。

张祯赞许地道,“中丞大义,崔氏大义!”

其余世族官员反应过来,暗骂姓崔的怪会讨巧,也赶紧表态。

“臣王氏,愿做第二家!”

“臣谢氏,愿做第三家!”

“臣李氏,愿做第四家!”

一直排到了第五十九家,朱儁也来凑热闹,报了第六十。

张祯微笑应允,大力夸赞。

此时的世族虽然势大,却还没有魏晋之后的难对付,对于自身阶层,也没有魏晋之后那般自负自傲,勇于维护。

魏晋之后为何特殊?

因为曹丕搞出了九品中正制。

由中正官根据家世、品行才干确定某人的品级,但品行才干这玩意儿比较飘忽,并无硬性标准,到了后来完全看的是家世。

朝中官员,几乎全部来自世族。

如果说此前的世族还比较散漫,那么之后的世族,等于得到了朝廷的官方认可,从制度上跟庶族区分开来。

他们甚至还有谱系名册,写明了谁家一等,谁家二等,形成了门阀政治模式。

例如魏晋南北朝时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以及隋唐时的五姓七望等等。

内部之间虽有争斗,也有凝聚力,能一致对外。

不在名册上的,哪怕你良田千顷,广厦万间,也不入流。

名次靠后的世族,也被名次靠前的看不起,就连当了皇帝,也不配与顶级世族通婚。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