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想了想,用后人对诸葛亮的评论回答他,“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惟诸葛亮一人。”
吕布啧舌,“孔明小郎君这般好?”
张祯肯定地道,“自然!”
史上如何且不论,只说现世,她交给他的事情,每一件都办得妥妥帖帖、举重若轻,从来没让她失望过。
例如盐务,很庞大的一套体系,他全弄明白了,还能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改良。
虽有贾诩从旁协助,实际操作的也是他。
更牛的是,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完全不觉得累,似乎十分的脑力只用了三分,轻轻松松就做完了。
张祯感觉,自己擅长的是理论,而诸葛亮,能让她的理论落到地上,变为现实。
当然了,墨家同门,以及别的很多俊杰,也有这功能。
只是跟诸葛亮合作起来最为愉快。
她说一,他就能知十甚至知百。
不但颖悟绝伦,还是真正的执政天才,叫她怎能不看重。
但张祯也不多说,怕说多了吕凤仙吃醋。
这厮嫉妒心强得很,别看他现在把孔明当成小舅子,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变为情敌,不得不防。
换了个话题,道,“大将军,我想减免算赋、口赋、更赋。”
这三种税赋,就是俗称的人头税。
算赋,指的是百姓岁至岁之间,每人每年要缴纳钱,为一算,如果是商贾或奴婢,还需加倍缴纳,为二算。
奴婢自然交不起,需主人交,主人也不想交,就产生了隐户。
口赋,指的是百姓岁至岁之间,每人每年缴纳钱。
更赋,指的是岁开始服徭役,岁免除,如果不想服役,轮到时每月出钱,以赋免役。
封君食邑区内,还有户赋,每年每户缴纳钱,直接供给封君列侯享用,不列入国家财政。
食邑某某户,就是这个意思。
不同皇帝在位时,人头税或有不同。
但相同的是,朝廷钱不够用、皇室钱不够用就使劲加,往死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