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来信,再也没提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安安分分地留在江东,当着孙策的部属。
如今孙策远征,他们便辅佐孙权。
小分队能在张燕、郭太的保护下走多远,做到些什么事,张祯心里也没谱。
何况她忙得很,没有多少心思分给他们。
这一年的春耕如期而至,各地农夫挥汗如雨,在课农司的督促、指导下播种粮食,也播种希望。
棉花种子也种下了,就种在皇庄,由氾先等人看顾。
等春耕完成,张祯又跟蔡邕商议,太学每年六月招生。
蔡邕有些吃惊,“每年都招,这么多人,朝廷用得完么?”
张祯一笑,“用得完,还嫌少呢。”
眼下朝中这些官员,大多上了年纪,这时代的人平均寿命又不高,不知什么时候就卧床不起。
因而得储备人才。
此前那一批太学生,已经补充了一些到朝中,约剩三分之二,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外叔祖,咱们两路大军,都一路平趟,捷报频传。”
蔡邕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是在说太学么,怎么扯到大军?
张祯笑道,“外叔祖,汉室疆域,越来越大啦!需要的官员,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多出来的这些疆域,得派人去管理。
蔡邕猛然睁大眼,怔了数息,捋须大笑,“好,好,好得很!”
心里感慨万分。
他原以为,自己生逢乱世,会死于战乱之中,不想乱世变盛世,他竟能活到汉室再度扬威的那一天。
能有此运道,都是托神悦的福。
那年若非神悦相救,他早已被王允斩杀。
张祯又道,“外叔祖,这一回,咱们得招些胡人。”
蔡邕默然半晌,道,“因为要让胡人当胡地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