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

第506章(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最大的问题,在于太学生离官场很近。

如果招了女学生,可能数年后,朝中会走上一批女官。

想到那场景,他感觉头发都快直竖了。

像外侄孙女和女儿这样的女子,毕竟还是少数。

张祯笑道,“女学以后也得设,但太学生中,也必须要有女子。”

她想让女子进学,可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她们的学问,或者陶冶情操,而是为了培养女性官员。

掌了这么久的大权,她深深懂得了一件事,男尊女卑的根源,其实是权力。

谁掌权谁定规则,就这么简单。

如果掌权了也定不了,只能说明你掌握的权力还不够大。

说一百遍“女子不比男子差”,都不如实实在在打开女子头上的枷锁,让她们和男子拥有一样的晋升空间。

不一定所有女子都想走上仕途,但至少应该让她们知道,还有这样一条路。

此前虽然蔡琰也当了官,可那是特例,并没有形成规范。

或许,她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也达不到未来的妇女能顶半边天。

但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开始做。

而且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代对女子的压迫束缚和精神禁锢,还没有后世那么骇人听闻。

现在多做一些,可能后世就少些女子受苦。

至少,往后再有人说“女子卑弱”时,可以用大汉盛安年间女子也能为官来反驳。

蔡邕沉吟道,“只怕朝中有人觉得不妥。”

张祯轻描淡写地道,“本王说妥当,谁敢有异议?”

蔡邕噎住,那确实没人敢。

朝中谁不知道,宸王固然仁善,她身旁的大将军却不是吃素的。

胆敢违逆宸王的人,都走不到她面前。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