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汉子,不吃盐或少吃盐,也会慢慢没了力气。
他家还算富裕,母亲贩缯养家,不曾缺过盐。
可他见过缺盐的人家,日子极难熬。
若有充足的盐,山茅野菜也有滋味。
还有军中,如果士卒每日都能吃盐,战力必然提升!
话说到这儿,大家都基本同意降盐价、盐税。
但具体降多少呢?
张祯也在心里盘算过,沉吟道,“盐价与关中正月的米价齐平,盐税降至四成,如何?”
王允第一个反对,“盐价可以,但盐税太低了!”
深悔方才没有跟她定好盐税数额。
蔡邕、士孙瑞、朱儁、杨瓒等人也是一样的意思,盐税必须多收!
这钱朝廷少收,也是肥了盐商荷包。
百姓得利也就罢了,为何让盐商也得利?
横坚大家都没盐场,盐税落不到他们头上。
张祯:“那诸公以为多少合适?”
王允:“至少六成!”
士孙瑞:“至少七成!”
朱儁:“至少五成!”
杨瓒:“至少六成!”
蔡邕:“六成!”
甚至还有人说八成。
张祯综合了一下,笑道,“那就五成罢!”
这也是她心里的价位。
诸公虽还有意见,但见她退步,便也忍下。
张祯正准备说与之关联的第二件事,就见贾诩和诸葛亮诧异地盯着自己。
“文和叔,孔明,有何高见?”
两人同时开口。
贾诩:“为何还要征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