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

第445章(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为防自己嘴快,猛灌一口茶。

张祯又笑道,“王叔,我知道你爱护仲达,而他的勇毅奋进,也对得起你的爱护。你没看错人,他确实是位难得的俊才!”

王允默然。

如果司马懿拈轻怕重,好逸恶劳,只想高官厚,不思报效朝廷,他又怎么看得起?

迎难而上,方显英雄本色!

叹道,“就是急了点儿。”

报效朝廷的机会多得很,为何非要去岭南?

为何非要按着贾诩的谋划走?

不知为何,他看见贾诩,总会从心底泛上股寒意。

就像看到条毒蛇。

贾诩在他面前再恭敬、再谦和,他都不能放松警惕。

贾诩提出的建议,也总想着反对。

让他恼火的是,反对过几次,结果都证明贾诩是对的。

张祯微笑,“不能不急啊,我若是他,肯定也急。”

王允:“这又是为何?”

张祯:“王叔细想,我入朝时几岁?诸葛亮游说袁术、刘表时几岁?马超到长安为质时几岁?还有皇甫六郎、孙策、周瑜、杨修、祢衡等人,哪一个不是少年成名?”

倘若司马懿甘于平凡,这些人的事迹他听过就算。

但司马懿是甘于平凡的人吗?

他全家都不是!

王允:“杨修、祢衡就算了罢。”

把这两个跟其他人放一起,不太妥当。

他们是在荆州一战成名了,可那成的什么名!

刘表见了他们,白眼能翻出三里地。

张神悦的意思他也明白了。

局势一日比一日好,像他这样的老臣日渐衰弱。

朝堂,终将是年轻人的朝堂。

司马家没赶上诛杀董卓,没赶上关中保卫战、冀州之战,也没赶上北征、西征,想在朝中谋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另谋他路。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