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622章 儒家真正的改革派(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王明义都能够从周铁衣的改革中得到巨大的收获,邓振全这位儒家总宪自然也不会一成都没有。

去年十月在平津渡的政务厅中,邓振全,湖心书院的姚沁,鹿林书院的吕山清三位大儒就曾经讨论过周铁衣的改革,当时邓振全就已经心动了,所以说出来了‘若能够让周铁衣重新回归儒家就好了’这番话来。

但那个时候朝廷之中反对周铁衣的声音很大,司民董行书暗中扶持着新儒,学部尚书唐安世代表着顽固的保守派,有两人的压制,邓振全即使有心做事,也没有找到机会。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朝廷之中的局势一变再变,先是唐安世背刺董行书,然后董行书联合周铁衣将唐安世罢官,但董行书的权势也大失,于是儒家各派系之间的想法就更多了。

特别是邓振全,姚沁,吕青山三儒已经隐约结成了一个新的学派。

湖心书院在汤州府,鹿林书院在山铜府,两者都是接触改革最前沿的阵地,而姚沁和吕山清快速转向让两地的儒家学子反而没有被怎么清理,纷纷都开始学习周铁衣的学说。

姚沁和吕山清作为‘老家伙’,自然也有老家伙们的优点,那就是在这种学派转向的过程中,彼时董行书的态度还不明确,两人自然抓住了邓振全这位已经达成共识的中央权臣,从而获得中央的消息和在中央说话的权力!

在两大学院暗中支持下,邓振全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夸张的想法!

他虽然和王明义都是儒家‘改革派’,但是王明义那一套理论仍然支持大夏李氏的统治,努力修补一座即将倒塌的王朝,因为王明义是董行书的道统传人,是中央利益的代表!

但在地方学院支持下,邓振全虽然也是中央重臣,但却看到了儒家的另外一条路!

现在汤州府和山铜府因为周铁衣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半独立于中央朝廷,但是两地的民生不仅没有变差,反而在这大灾之年越过越好,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即使没有了大夏朝廷,只要儒家能够完成地方改革,自然也能够另立新朝呢!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以至于邓振全都无法自我肯定下来,但是这次旱魃出世却给了他一个决断的机会。

若旱魃不出世,证明天命仍然在李氏,他的想法是错的,但旱魃如果出世,那就说明天命已经不在李氏了,他自然要顺应天命!

邓振全转头看向崔万霞,说道,“儒家一品‘立德’,何为立德?”

崔万霞当然知道,郑重地回答道,“为生民立命,为万世留法。”

邓振全看向旁边的小说家沙巫,郑重地说道,“立德不以上贵,所以桀纣虽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还请阁下为我著书立说。”

沙巫能够跟着邓振全前来,本来就和邓振全有过命的交情,此时邓振全这么一说,他立马明白邓振全要干什么了。

邓振全已经领悟了一些二品,一品的道理,只不过儒家有立言,立功,立德三个层次,以邓振全的积累,若是再给他十年,甚至几年的时间,他是能够完成立功,触碰到立德的层次。

但现在天下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给邓振全,所以进入这个第四阎罗殿之时,邓振全就想要兵行险招。

如果他能够阻止旱魃出世,如此不世之功,自然能够完成立功的层次,同时也能够帮助他触碰到立德。

在现实世界之中他只能够一步步完成,但眼下是梦境之中,梦本身的规则,逻辑并不严谨,所以邓振全可以在小说家的帮助下,提前完成立德,毕竟儒家本身在五品‘安民’之时,就能够以己心代天心,此时如果邓振全强行以大夏官印,引动此地沉睡的大夏龙气,融合这个梦境世界的天心,在小说家的帮助下镇压旱魃,是能够完成颠倒因果,成就立德。

本章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