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20章 众正盈朝不外如是(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董公,糊涂啊!

朝廷之中的儒家官员们在心里叹了一声。

但他们也说不出口,因为否定这四个字,就是否定儒家风骨!

你们儒家敢做不敢当,连落笔求仁得仁都不敢认,还如何让天下人相信你们口中的仁义道德。

那才是真的将仁义按在地上摩擦!

董行书静立不语。

他知道自己犯错了。

不过这时他只能够坚持自己是对的。

因为他的批注站在儒家的角度来看,就是对的。

除非他承认自己从始至终都站在党争的角度来看。

他犯的是政治错误,但却不违背自己的儒家学问。

这就是绝大多数儒家官员难以两全的地方。

书里面教导自己的是一个道理,但是真的要落在治理百姓身上,那又是另外一个道理。

大夏圣上首先看向董行书,“这四个字是伱写的!”

董行书出列,“回禀圣上,是。”

大夏圣上没有问为什么这么写,而是连声咆哮,大笑道,“好,写得好,儒家最大追求,莫过于求仁得仁!”

大夏圣上锐利的目光不减,身子前倾,手掌撑在膝盖上,如同捕食的老虎,看向梅俊苍,“来,你说,你为何到现在才上呈这篇文章!”

百官们看向梅俊苍。

这也是这次另外一个问题。

梅俊苍上呈这篇文章肯定不是用来祝贺的,大家都知道这是用来党争的,但梅俊苍不能够用这个理由,不然他的文章对司民董行书的杀伤力就不那么强了。

梅俊苍一袭白发,目光幽深沉凝,面对大夏圣上如同老虎的咆哮声,他拱手道,“臣之父请罪原因是没有教导好臣,臣上书这篇文章认罪,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替臣父开罪。”

“当初我入司民府,司民没有同意上呈,想必是认为臣有罪,所以无颜写这篇文章,因为臣确实犯下了轻慢政事之罪。”

“而后臣入老师门下学习,明白了很多道理,同样将这篇文章上呈给老师,老师看后,认为臣即使领了罪罚,但其罚不足以补过,既然是怠慢政事之过,自然要通过勤于政事补救,这样才能够教导天下人。”

“因此教导臣担任《天京报》主笔,而后又帮助臣引荐给司律,帮助办理《法治报》,推广白话文运动,教导百姓,前日司律为臣请功,是认可了臣勤于政事的功劳,因此臣才敢说自己能够将功补过,因此今日才敢将这文章上呈给陛下。”

说到这里,梅俊苍跪倒在地上,“若陛下认为臣有欺君之罪,还请陛下惩治臣,臣绝无二言,只是不想要再让臣的父亲替臣跪在午门前受罪,也不想要因为臣父亲受罪,让陛下难堪,万般过错,皆由臣起,请由臣终。”

梅俊苍一番御前奏对,让百官们哑口无言。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