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去过。”
李剑湖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那您见过周铁衣没有?”
这些天在鹿林书院,他也从吕山清以及诸多儒生们口中了解到了周铁衣。
那不仅是祸乱天下的绝代弄臣,也是自己此行最大的阻碍。
他一根手指落下,就足以将自己这等小人物按死。
李剑湖的话让轻松的氛围一滞,就算刚刚离经叛道的书生,要去英雄楼喝酒的老师都在这个名字前沉默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崔玉才开口道,“见过。”
“那他是什么样的人?”
这是李剑湖心中最大的困惑。
自己心中原本的英雄,现在的别人口中的奸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崔玉想了想,吟了一首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那晚我在望舒楼看见他,见到他随意一手妙招,即使不动武,只用文,也将我刚刚提到的王明义逼入两难之境,而且我一时间还想不到解法,而后又用这首诗,压得满楼文华黯然失色,所以我只能与众人一样,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离开望舒楼,在楼下望着他。”
仅仅只是这一段描述,李剑湖的心就不断下沉。
在自己眼中,惊为天人的崔先生,结果在周铁衣面前,也不敢高声语。
挡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怪物?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此去艰险,您这么做,不就和刚刚那车夫一样了吗?”
他有意劝崔玉离开,甚至想要劝老师离开。
在他心目中,只有‘熊猫’老先生或许有办法能够在周铁衣手中保住自己,大不了自己脸皮再厚一点,再许三个承诺……
崔玉笑了笑,对于这少年和自己抬杠和隐隐的劝回之意,他回答道,“所以我刚刚说的道理,自己只想通了一半,所以只是不完全赞同孟子的舍生取义,不是完全反对舍生取义。”
说到这里……他悠然地望着前路,“至于另外没有想通的道理,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一甩缰绳,马蹄声声,大道朝前。
······
车厢之中,李剑湖给老师说了一声自己睡一会儿,然后闭眼进入梦境之中。
按照‘熊猫’老先生的解释,书院人多眼杂,自己恐怕会被暗中探查无数次,只有离开书院,才代表他们放心了自己,这马车之上并无外人,自己刚好可以联系‘熊猫’老先生。
说实在的,这段时间没有联系到‘熊猫’老先生,李剑湖是心里真没有底,而刚刚又从崔先生口中听到了周铁衣的恐怖,现在更是急需从‘熊猫’老先生那里找信心。
你周铁衣虽然厉害,但我李剑湖背后有老先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