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前世的茅台之流,渠道商赚的钱并不比茅台厂少。
扩宽发行渠道,就是为报纸的发行铺路,在市民阶层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小说家,就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若是每个小说茶馆,都能够贩卖报纸,那么报纸的销量绝对不低。
周铁衣记得前世清朝末年,现代报纸才发行的时候,销量并不高。
其中有几个原因。
第一价格贵,超出普通市民阶层负担的底线。
第二专业性太强,娱乐性太弱,普通人看了没意思,也看不懂绝大多数内容。
第三没有大量的销售渠道,想要买一份报纸,需要到专业的大书局,对于普通人而言,太过麻烦。
第四印刷效率太低,产量不足以覆盖整个市民阶层。
这些都是需要一一解决的问题,周铁衣不求自己的《天京报》一开始就火遍天京,但一千多万人,自己卖出几千份到几万份就足以证明第一阶段的成功,毕竟自己掌握的资源和见识,可是远超当初办报纸的那群人。
听到周铁衣询问自己,胡文郎认真地回答,“这两天已经在联系了,不过……”
周铁衣冷笑道,“不过他们骂你是走狗是不是?”
胡文郎神色尴尬,之前小说家一直跟着儒家混,他‘叛变’到周铁衣门下,自然是卖主求荣之辈。
周铁衣打断说道,“你就告诉我,还有多少人观望。”
小说家可不是那种有骨气的流派,本来就是‘搏名’和‘以假乱真’的流派,现在之所以不投靠自己这边,一是看不到具体的利益,二是儒家势大,不敢轻举妄动。
胡文郎认真回想了一遍这几天联络的书信和见的人,回答道,“至少有七成。”
“你再去联络,将那群顽固不化的人名单给我记下来,我来处理!”
周铁衣杀气腾腾地说道。
这次他可不会软刀子割肉。
软刀子割肉,他倒是会,不过自己精力有限,时间又紧迫,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一群小说家身上,未免大不智。
既然儒家说自己是‘绝代弄臣’,自己也认了这个称号,如果不横行霸道一番,那就太对不起自己的名声了。
我可以容忍你们小说家三心二意,观望局势。
但天京之内,敢一心一意投靠儒家的,全给我滚蛋,不然别怪周某刀不利!
纨绔的解决办法在这种时候,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抓大放小。
看到周铁衣眼中的杀意,胡文郎在心中叹息一声,但他毕竟出身于小说家,自然要为自己的流派考虑,拱手道,“我再去试试。”
吩咐了胡文郎之后,周铁衣又想了想,对吴谦说道,“你去宫里传个话给管事大太监冯子宽,就说我明天要借他的威势,之后你再去通知天京的各大商会,在玄武城的望洛园摆一席,说我周铁衣带着宫里的旨意有事吩咐,对了,通知郝仁带着先前武勋们认购的股份书和我写的股权协议来。”
“是。”
吴谦躬身说道。
周铁衣多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书吏,问道,“你法家的修行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