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245章 日元升值对国内基建借款的影响(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也许我能,但是在网文中,我是不能的。有种神秘力量,让我根本不用考虑这条路子。

余切道:“我没那心思,我一心只想要当日子人。”

“你之前在文学院教书,那你之后转个燕大文学系的文凭,你换中文系去教书,你愿意吗?”

“我也不愿意。”余切说。

写小说根本是不需要教的。

凡是他真心教的,比如管谟业,可以看到管谟业还是走了老路,这都是自己生出来的本事,不需要他怎么干预。

好了。胡岱光有话说了:“我们燕大不是大师凋零的文学系,我们燕大经济学的人才济济,人都快装不下……就连你那个师兄林一夫,人家是从宝岛抱着篮球游过来的,师从诺奖学者,也没有立刻安排个教职。他如今还在美国的某研究院学习呢。”

“所以,你要做个教师,做个余教授,最起码得读个硕博吧。”

这岂不是回到了我上一辈子的情况了?

我特么都快读成斗战胜佛了。

“但是,我这篇文章得尽快发啊,数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您得给我找一个数学厉害的。”

胡岱光见余切答应了深造下去,心里就很高兴了。“你只要愿意留在我们燕大,好处大大的有,功课你自然也不必担心。宝岛来的林一夫虽然没安排教职,却可以一年就拿到硕士学位,你的同学也有两年就毕业的,然后批准去美国的常青藤读书……你也可以特事特办,到时候还发个文学系的学位,季线林那边肯定是很高兴的。”

“我们燕大这些年,还没有出过特别大的文学家。你的水平只要过关,将来你就是两个学院的客座教授了。”

您还给我画饼呢!

余切暗自摇头:唉,今后岂不是要成余博士了,既然这个燕大经济院院长,全国《资本论》研究副会长,全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他这么要求我,其实咱燕大也还是不错的。

“读吧。”余切说,“我先把这论文写完。”

“善莫大焉。”胡岱光循循善诱道,“你原先是83年入学,因为复读耽搁了两年,你本该81年就加入到我们燕大的怀抱中来,现在你只是按时毕业了。至于复读那两年,就当做是你打下的基本功吧。”

“那么,谁来给我做导师呢?”余切问。

“我勉为其难,带你一下。我们亦师亦友,至于学术水平上我已经不如许多人,但你可以问我的朋友历一宁……他是真的有水平的。”

好赖胡岱光没给余切正事儿耽误了!

他安排的外援就是平新桥,余切的班长,这人后来成了经济学的大教授。平新桥确实是个科研圣体,真正的牛马,猛干一个星期,余切那论文的过程部分,给他从无到有弄出来了。

《日元升值对国内基建借款的影响》,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论文,远超过毕业论文的层次了。

尤其是里面的论文实证部分,各种数学工具,运用的十分玄妙……余切猛地想起来,平新桥后来是燕大考研的知名讲师,教科书的编撰者。虽然学术成就不算巨大,但是基本功那是相当顶。

余切惊讶了:老班,原来你也是个牛人啊。

我以为你只会听《甜蜜蜜》呢。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