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237章 大人物眼中的大人物这章涉及许多(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就连敌人,在你拿到芥川奖之后,也默认了你是那个‘越过国境线’的传奇。他们虽然不允许看你的小说,但如果被抓到真的看了,也并不会处罚。因为你写过的东西是那么好,如果这是一场战斗,那你早已经打到了大本营!抓住了他们的心脏!”

这话忽然让余切的血沸腾了!他感到自己的太阳穴鼓胀,那种因为获得“芥川奖”,拿到百万稿酬之后的懈怠,渐渐消失了,他重新燃起了对荣誉的渴望!

余切从万县骑自行车投递自己的第一份文稿时,他那时准备将写小说作为自己的一个过渡,发家致富的性价比选择,而此时此刻,他忽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一职业,他不能再离开它。

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奖项,管谟业写的《白狗秋千架》也只是一个开始,军旅文、赛博朋克、文学研究,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崩溃……即将到来的还有无数大事件,他怎么会顾得上改造管谟业呢?

有他在,就算管谟业再一次获得诺奖,又如何呢?

谁才是那个传奇?

徐怀忠询问余切的《血战老山》写了多少万字,余切说已经五十多万字。

“啊!”徐怀忠顿时就不奇怪了。“你这是要完成一部旷世巨作!”徐怀忠没有丝毫的疑问,他已经认为余切必然有这样的能力。

徐怀忠,这个管谟业的恩师,无比诚实的说:“徐驰那一个报告文我看了,《人们想要成为余切》,是啊,我也想要成为你。他说你做饭、运动……通通都有天赋,但你最擅长的还是讲故事。如果我有你那样的能力,我情愿用剩下的全部时间来交换!”

历史上,徐怀忠一辈子死磕军旅文学,后来创作出20多万字的小说《牵风记》,前后用了五十二年,他也成为茅盾文学奖上最年长的作家。获奖时,他已经89岁,几年后便与世长辞。

这是不是有些命运无常?

能抓住命运的人,毕竟是十分稀少的。

余切此时才意识到他渐渐积累了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力。这些将来的大人物,现在都觉得他是最厉害的人之一。正因为这样,谢晋在前期拍摄时,只要遇到任何和余切小说原著冲突的事情,立马就会问余切:“这样行不行?”

“行!”

谢晋还会再详细解释一遍,确认余切这个门外汉搞清楚了,再问一次:“这样行不行?”

“我觉得可以了,行。”

谢晋才能放心。

“我们这部戏是你的小说来创作的,部分投资也来自于慈善行动的筹款,而这一个拍摄任务,是组织上交给我们沪市制片厂来完成的……没有你,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可能有这个电影。”

这种事情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一步,就是《大众电影》前来拍摄封面。余切因为在文学院上课,迟到了两个小时。谢晋于是向《大众电影》的团队提议:“我们延后两小时拍摄,因为余切还没有来。等他来了,我们再拍。”

《大众电影》竟然也同意了,一点儿也不觉得摆谱,也不敢去文学院把余切拉出来。

他们说:“余老师在上课,他说的话,讲的东西,难道是废话吗?我们不能打扰他的思路。”

大家等待了两个小时,等到余切来的时候,也没有一句怨言,反而高兴道:“余切还是挤出时间来了!我们这个照片要拿去面向全国观众,将来还要做成日历、明信片……如果没有余切,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终生的遗憾。”

本章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