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陈建工说:“你是不是要去找余切道歉?”
“我为什么要道歉?文学讨论而已。”陈建工吃了两口面条。
“如果余切拿了奖,你就成恰逢其时的反面人物了,到时候大家为了吹捧余切,就要把你往地底下踩!”
李铎话音刚落,《京城文学》的实习编辑,忽然凑过来找李铎。这个编辑左看右望,不知道是不是要大声说,李铎让他小声在耳边讲。
随后,李铎大吃一惊,站起来去接电话。
《京城文学》给他来了电话,并且,从七点之后一直打!花了两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才打了过来。
冥冥中,李铎已经知道自己要接到一个什么电话。他提起话机,就像是子弹上膛一样清脆的响了一声,他心跳都停了一拍,随后,李铎问:
“这里是李铎,什么事?”
电话那头激动的不行:“李老师,新闻上说,余切拿了芥川奖的提名,我们认为他很可能明年获奖。”
“你是说的什么奖?”
“芥川奖,就是那个日本文学奖,仅次于川端康成,已经举办了九十多届,说实在的,这就是亚洲文学的第二奖!这是个大奖!”
李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茅盾奖如今才第二届,如何能和人家近百年的奖项相比?
原来那个传闻是真的?
陈建工,你这个傻子,你赶紧去道歉吧!
电话那头又说:“我们紧急的把另外两篇日本小说拿来看,我们认为和《狩猎愉快》差得远!一点儿不夸张,完全不能相比较!李老师,余切有可能的,他绝对有可能的。”
电话那头太激动,说话都结巴了。
这不奇怪!不仅仅是这个报信儿的,李铎自己也震撼了。
余切的小说,竟然真的有可能出现在日本的领奖台吗?
前些年,女排姑娘在名古屋拿到亚洲冠军,已被捧成民族英雄,聂伟平战胜了日本的超一流棋手,中央为他发来贺电——如果余切真能拿奖,在座的谁能和他相比?
李铎绝对不是第一个知道的,很快,消息在饭店里面传来传去,很多人都知道了。陈建工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到处找人确认,结果脸都白了,急得要命,疯狂打听余切在哪?要去和他“聊上一会儿”——如果真在这天被余切批评了,将会被钉上耻辱柱!
已经有前辈“珠玉在前”了!刘芯武正是一次小小的口角,最终发展为惨案的。
以后岂不是要被起个外号“陈扯淡?”
十点,消息进一步扩散。不仅仅是这饭店里面的一百来位文字工作者,杭城文联和作协的领导也知道了,他们许多人是在睡梦中被叫醒的,住得近的立刻决定前来慰问余作家。鼓励他再接再厉,胜不骄败不馁。
最好来一张大合照!纪念这一刻!
杭城文学会议,撞上日本文学大奖提名。历史会记得这一刻的。
他们的头上,是才听说消息的其他领导,和余切沾得上关系的,就提到自己的功劳,实在没关系的,就讲讲文学这些年的发展,大环境的造就……和文学没有任何关系的,就发贺电。
贺电!
贺电!
贺电!
杭城贺电、羊城贺电、港地贺电、蓉城贺电……听闻余切获得提名,祝愿余切最终获奖!
很难理解这时候人们对于获得国外认可的渴望,正像是无法理解,女排的战绩为何能和民族的性格,国家的尊严划等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