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今宵》的节目氛围,变得格外奇怪。它已经和节目的名字毫不相关,所有人都陷入到思考,所有人都在回忆。
当余切提到了过往华人发生过的历史时,九龙城寨这一跨越百年的奇观,无疑更多了一份不为人知的沉重。
依旧是港地中文大学,高琨激动得挥舞他的拳头:
“就是这么一回事,余切把过去的事情揭开来给人看!今天你们已经是新一代出生的人,不知道过去发生的历史!”
“我的祖父是革命家,是爱国诗人!我的父亲,是中国最早的几个国际法官!我的堂叔父,是天文研究学者……而我是一个微小的研究员。”
“中国人是聪明的,我深刻感觉到,只要能从‘九龙城寨’出来,走在阳光底下,不论是写诗还是做研究,我们从来不落后于别人。”
学生们问他:“高琨,你高兴什么?我以为你是英国人呢!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我只是觉得,华人不应该受欺负,我是公道的。我的孩子,我的孙子……随便他们做什么人,只要是个人就好,不要欺负别人。”
学生们哈哈大笑:“高琨,你这种人最讨厌,谁也不喜欢你。”
高琨忽然神色肃穆:“我们能从余切身上学到些什么?你们再仔细想想他的话,想想他的经历。”
学生们答道:“我不知道。”
“有两个!”高琨掰起手指头,“第一个事是不畏强权,查先生虽然写小说名气大,辩论却不如人,他的思想也很天真,也许他做中文系主任都管不好手底下的博士生,他以为大家都纳头便拜……”
“第二件事情呢?”
“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归纳总结,正像是余切从一个九龙城寨,想到了华人史一样。在我从事光纤研究之前,大家都用金属线,成本十分高,损耗也大。”
“我心想,一直这样,就应该这样吗?”
“然后!”高琨回忆道,“我找到了这样一种材料,又轻、又便宜、又传的远……是石英纤维,原先拿来做玻璃和塑料。”
学生们答:“高琨!你可厉害了!你别说了,你该得诺贝尔奖!”
高琨不以为然:“我把结果发成了论文,许多人都感到惊讶,我说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他们说,这不正常,这很了不得……我们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轻而易举可见的现实,无数人从中走过,却不能发现其中的真理。”
“今天,我让你们看这一场辩论,正是为了让你们学到这一件事情。”
“知道了!”学生们说,“但是高琨,你研究出光纤的时候,余切才出生,不会你拿不到诺贝尔奖,余切却拿到了吧,或者他比你拿的早?要知道,现在他可比你出名了!”
高琨随即脸涨得通红:“我虽然支持余切,也知道诺贝尔文学奖很难拿,他连门都没有入,据我所知,他还未拿过一次国际大奖……”
“他不是有泰王勋章吗?”
“那可不是文学奖啊!”
“你也没拿啥啊,高琨!前几年,你还在美国公司打工呢!”
高琨想要解释,但随即摇摇头,大笑起来:“你们都是些学生,懂什么呢!一项伟大的成果,要几十年才看得出他的成就……什么都是这样!我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沉淀。”
“余切时间也比你多呢!高琨……高老师,高老师啊,你怎么不说话了?”
“嗨!你这个高琨,可真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