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BJ“视点特艺”承接《京华烟云》特效时,全组仅7人,用3台电脑完成200个镜头,单镜头制作周期平均3天,质量仅达“能看”标准。
项目流程混乱,无标准化分工,常出现建模师同时负责渲染、合成师手动调整每一帧色彩的情况。
06年《鹿鼎记》神龙教祭坛的火焰特效因反复修改,最终呈现“五毛钱火焰”。
这也是‘五毛特效’的起源。
CG特效这块,一口吃不成胖子,只能慢慢来。
张辰已经在有意识的派人学习,《环太平洋》《2012》两部电影,大头虽然都在工业光魔,但也有一部分分给了立方体。
而立方体就有张辰从国内派去学习的工程师。
现在,他拍一部《环太平洋》要8亿人民币。
而后悔,《流浪地球》的总成本也才3。2亿。
论特效镜头,两者其实差不多。
那成本为什么相差如此悬殊?
就是因为国内的特效起来了,不再受制于国外。
特效成本下来了,总制片成本自然也就下来了。
类似上面这样的镜头画稿,张辰准备了很多。
剧组开机之后,程龙并不能马上进组,他得等《功夫之王》那边杀青,大概9月份才能进组。
在此之前,张辰要做的就是尽量完成其他的镜头,提前给工业光魔让他们先一步制作特效。
正想着这些,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青花瓷》的歌声委婉悠扬,很是好听。
拿起电话,看到上面的来电号码是董建强。
张辰皱起眉头,公司里的人都知道这两天他在闭关,难道有急事?
接通,那头传来董建强的声音:“张辰,你来一趟公司吧~”
“怎么了?”
“宁昊回来了,他这边出了一些状况~”
宁昊?
张辰有心想再多问一句,但想来董建强给他打电话,事情应该不简单,电话里多半说不清。
“行,我现在出发,一会到~”
一个小时后,张辰终于搞清楚了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