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忽悠山西首富开始》

283 第279章 首映反向(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很刻意,而且很多时候你才做个开头,观众已经猜到结尾了。

这年代因为盗版泛滥,大家的阅片量都很惊人的。

一些导演的阅片量可能还比不上资深影迷。

但《石头》就没有这种情况。

他的每个情节都是正常的,只不过用巧合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达到了搞笑的目的。

台词也很经典,而且颇具特色。

方言类喜剧其实很小众,但重庆话听上去就是有种莫名其妙的喜感。

观众基本上是笑着看完整部电影的。

这就是喜剧片的魅力所在。

其实,《石头》的题材和形式很适合放到贺岁档,贺岁档,优秀的喜剧就是大杀器,大家图的就是一个乐呵。

后世的《人在囧途》就是走的这个路数,只不过今年有《无极》,陈诗人这时候还是电影界的神,《石头》碰上他绝对讨不了好。

……

石家庄一家电影院

同样是开场后,一个带着帽子口罩的人才姗姗入场,坐在最后一排的隐蔽角落。

来人是陆钏。

为了避免被认出来,他不仅在炎热的七月戴上了帽子口罩,还专门跑到偏僻的石家庄来,找了一家非热门地区的非热门影院。

同样是几条线索交汇之处,陆钏不自觉的坐直身体。

“…嗯,有点东西……”

看到周围观众的反应,陆钏心底泛起一丝羡慕。

他自己就是搞电影的,和普通的观众看到的东西又不一样。

多线叙事在这个时候还真是稀罕玩意,连电影人都没怎么见过,更别说普通观众了。

难怪观众反应这么好。

不过宁昊的胆子也真是大,敢这么玩。

多线叙事这种风格看似故事巧妙,但其实很考验导演功力,拍的不好就会让人感觉故事散乱。

而且,弄不好观众会不买账。

别以为好电影观众就一定买账,《肖申克的救赎》是好电影吧,当年照样票房不咋的。

他的《可可西里》也是……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