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查房下来之后,方子业等人就又下了手术室,开始一天的牛马生活。
时间如水,一晃又是差不多一周时间过去。
8月17日。周五。
创伤外科,主任办公室。
当刘煌龙听到方子业目前手上还有两篇正在修稿的论文后,右手的热茶直接就滚出了茶杯,往刘煌龙的手心处爬了去。
“嘶嘶嘶!”
“我草!”刘煌龙忍痛将茶杯一丢后,赶紧去冲洗。
右手一边享受着凉水冲散热量的快感,一边偏头不可思议地道:“子业,你是论文制造机么?”
“一个月时间一篇论文出产就算了,你怎么还能搞出来两篇?”
“就算你们所有人全军出击,也不至于啊?”
刘煌龙知道方子业组里面很多人,但是就算这么多人同时写一篇文章,应该也需要几个月才对。
怎么上一篇文章在上个月月末才发表,现在又有两篇文章待投稿。
方子业轻轻一笑道:“刘老师,这是秘密。”
揭翰脱产前留下来的东西,方子业是肯定不会泄密的。
刘煌龙的嘴角和眼角,包括右侧的侧脸都开始轻轻颤抖如同肌肉痉挛:“你这么搞,你老师袁威宏顶不住的,可能一不小心就被你顶上去了。”
方子业出产的文章,如今可不是什么垃圾文章。
少说也是影响因子十多分。
按照这样的产出,袁威宏很可能近几年就能被破格评为杰青,不到四十岁就可能被装上一顶长江的帽子。
这两个不冲突,杰青是科技相关的荣誉,长江则是教育部的嘉奖提名。
方子业有点无力吐槽,什么叫被我顶上去?这刘教授也是个喜欢开车的人。
“刘老师,这不是很好么?老师对我有恩情,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而且,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我老师的帮助下得以成熟的。”
“老师就是我的带头人。”即便袁威宏不在,方子业也是表起了忠心。
方子业的每一篇文章,袁威宏都不可能缺席。
至少是二作起,很可能是通讯,共一作。
如果低于二作的话,那肯定是其他人发表的文章,挂了两个人的名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八分的论著之恩,八百分以报,甚至更多,主打一个大家都开心!
刘煌龙脸皮的痉挛更加剧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