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汇报几个我们团队做过的毁损伤的病例以及他们的转归!”
“在此说明,我们团队已经问询过患者的个人意愿,他们愿意我们展示他们的图片用以教学与临床交流。”
“但他们的要求是,这些图片,仅限于我们团队外传使用,因此,希望各位不要拍照、录像并用以传播。”
“这是一个足踝部毁损伤的患者,也是我们团队目前接诊的,相对比较简单的一例毁损伤的患者。”
“而经过我们团队当时并不成熟的技术储备下,她的治疗线,足足拖延至将近两个月。”
“但最后,结果是好的。”
方子业摁下下一页:“这是她出院时的活动功能。”
再下一页。
言初门诊复查的功能康复情况,也是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言初的功能康复,在骨科的患者中,肯定不是最好的。
但如果考虑到她的原始损伤,最后可以恢复到如此程度,这只能说是当时的奇迹!
“而我们团队在通过仔细地总结之后,目前已经将毁损伤的标准治疗流程整归到了五个小时左右。”
“一部分本需要二期手术的患者,目前也能一期进行处理。”
“并且,从个体术后功能康复的分析,一期手术与二期手术,暂未发现区别。”
“这些数据,仅代表少数个体的手术后康复数据,不代表最后的统计数据,因此,我希望各位同道在最开始接触毁损伤治疗时能够先严格按照……”
方子业这一分享,时间就来到了八点半左右。
方子业在扉页,结束了自己的讲座内容。
并且附注:因时间有限,因此关于毁损伤治疗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术式操作,请各位感兴趣的同道留下邮箱自取。
方子业说:“时间有限,并非是我故意为难,主要是两个小时,要从头到尾地说清楚所有的内容,是不现实的。”
“当然,我们团队也不会吊胃口。我们团队内部有一些关于理论、操作原理、操作细节、操作技术的内容,都是可以公开的。”
“各位教授可以就近给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留下邮箱,我们最迟在明天晚上,将相应的内容和部分教学视频,打包发给各位老师和同道。”
“最后,如果各位老师有什么疑问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查漏补缺。”
“谢谢,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方子业非常感谢,今天能来听讲的听众,都是对毁损伤治疗非常感兴趣的,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并未受到任何的影响。
让方子业准备的内容,可以非常流畅地推续。
不过,方子业走向学术讲台中央鞠躬时,台下就立刻响起了雷鸣班的掌声。
掌声足足持续了半分钟左右。
没有伴随声音的夸奖,满场的沉默、认真就是最好的褒奖,证明方子业所说的内容,刺到了他们的心里,否则都无法这么专注。
掌声完毕,邓勇站起来,一边挑选举手的人,一边让工作人员就开始为举手的人传递话筒!
“请把话筒递给华西医院的张岳教授。”邓勇道。
张岳拿到话筒后说:“方医生,你们团队区分了毁灭伤和毁损伤,是不是中间做过毁灭伤的保肢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