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长的骨缺损,你要怎么固定?”
人体的解剖学结构之精妙,远超任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骨头缺损一部分,还能想办法去弥补,但现在只是残留了一部分,再想要去弥补的话,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几乎是超过了现代医学的认知范畴的。
“关节融合术。”方子业道。
关节融合术,几乎是现代医学已经弃用了多年,很多很多年的一种手术了。
比如说髋关节融合术,原本是一种以治疗为目的的术式,但那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才常用的术式。
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髋关节严重破坏或畸形的一种手术方法。此手术能达到清除病灶,使关节骨性融合,从而可解除疼痛,矫正畸形,获得坚强的关节。
融合后,虽然髋关节丧失了活动功能,如蹲、跑等将受到一定限制,但通过下腰部、对侧髋关节和同侧膝关节的代偿活动,患肢不但能恢复稳定和负重走路,常常可达到近似正常步态,且无疼痛,并可做一般性的体力劳动。
特别对于体力劳动者,髋关节融合术更具有优越性,因而,髋关节融合术曾在骨科手术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后来,因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出现,这个手术几乎已经被淘汰。
被淘汰掉的东西,自然就已经不适应现在这个时代。
不过?
方子业似乎将其重新焕发了新春,邓勇的思维也算敏锐,毕竟作为当年的佼佼者之一:“你的意思是,借助髋关节、坐骨和髂骨的支撑性结构,将股骨残端与其植骨融合。”
“将膝关节近端和远端也植骨融合作为中间的支撑点,再把踝关节、足部诸关节都融合起来,作为三个支点,打一个超级长的外固定支架?”
方子业的建议,真的够狠。
要这青年失去下肢所有关节的运动功能,代偿性地先保留下肢的支撑功能!
然而,这种对其他患者如同是灾难性打击的术式,此刻对于青年而言,如同是救赎!
没有任何味道的野菜固然难吃,比TM吃屎美味得多!
整个下肢的骨骼都没了,你还想怎么样?
就算是保住了腿,能够正常行走就已然是奢望。
还想着活蹦乱跳?
这无异于患了癌症晚期的小孩子想要长大,还想结婚生子,属于是一种痴心美梦。
“正好,这些碎骨块也是属于回收性利用了。”
“不然的话,这些东西,也就只能丢了!”
“总比建议的截肢强。”方子业点头,继续问师父的意见。
师父邓勇在台上,方子业就只履行建议权。
尊师重道是一部分,给邓勇面子也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特殊的急诊时,一切行动要听指挥,选择一个目的,大家共同努力,而不是各自为战。
如果没有刘煌龙、方子业、邓勇三个人的合体,言初的手术就做不成功。
邓勇还在犹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