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部位的血管来源,虽然更加复杂且难以清理,比如说骶前静脉网,这属于是小血管大出血征象。
外伤性所致。
这个患者的暴力外伤所致的明显创伤,并未到骶前静脉丛,但是,她应该有尾骨着地伤,伤后导致了尾椎骨的骨折,所致的骶部静脉丛的损伤……
骶前区静脉的结构十分复杂,可以用凌乱来形容,且有两套静脉系统。
骶前区静脉是指位于两侧骶前孔内侧的骶骨与直肠后壁之间的一个狭长区域中的静脉支,包括骶前静脉丛和骶椎椎体静脉。这是两套系统来源。
骶前静脉丛由两侧的骶外侧静脉、骶中静脉以及二者间的交通静脉组成的静脉网,位于骶前筋膜深面附着于骶椎的骨盆面上。这是静脉丛的位置。
骶椎椎体静脉常以静脉窦形式存在于远侧骶椎椎体,其口径常在2~5mm之间。其前方引出骨孔后即汇入骶前静脉丛属支,其后侧的静脉窦发出的众多分支,“伸入”厚度仅为0。1cm的骨松质与组成骶管内静脉丛的骶椎静脉相连接……
方子业的脑子里大量复杂且精细的知识点串过之后,方子业才统计了出来一条比较特殊的路径。
由于脊椎静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均无静脉瓣膜,二者的血液可相互流动,故骶前区静脉损伤后下腔静脉系统的血液也会参与大出血过程。
下腔静脉的储存血量,并非是开玩笑,分分钟能够将患者搞到休克线以下。
但是,也正是因如此,方子业想到了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师父,韩教授,我这里有一套想法,兴许有用。”方子业先请示,但没等回复,就直接开口说了:“骨盆区域的腹膜后血肿出血来源十分众多,一旦打开,骶前静脉丛的大量血液释放,止血起来会非常麻烦。”
“或许,我们就算是解决了出血点,患者的血液都已经轮换了一套了,所以,我们直接打开,或许并不是最优解。”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脊椎静脉系统和下腔静脉系统是两套独立的系统,我们先搞一个静脉通道出来,相当于就先形成短路,让两套静脉直接相连。”
“同时,因为下腔静脉无静脉瓣膜,我们届时,将股静脉的远端直接夹闭,股静脉内的血液会依旧会根据血液循环返回心脏,这样一来,相当于我们就临时造就了一个短路通道,将脊椎静脉系统内的血液暂时引入到下腔静脉内。”
“因血液流动的虹吸效应,肯定会使得一大部分的椎管静脉系统里的血液进入到下腔静脉内,使得骶前静脉丛的供血进一步减少。”
“血管临时桥接,可以是单向阀,我们不用担心下腔静脉里的血液……”
方子业所说的内容,说实话,实在是有点太血管外科了,脱离了创伤外科的模糊大纲范畴。
从来没有人想过用桥接的办法参与止血,血管桥接的用途就是在于通血。
“你这个,等会儿给血管外科的人说吧。我们也不好评论啊。”
“一般我们多遇到的骨盆骨折,都是出血没现在这么大的,像现在这么大的,拖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或许还没进医院,或许还没上台,就已经不需要手术治疗了。”
“因此,专业的事情,你找专业的人商量吧。”韩元晓教授略尴尬地看了一眼邓勇教授,泛出可怜的目光。
邓老师,你现在的学生,都是这么带的吗?
邓勇闻言,眉头一挑:“是啊,子业现在的反骨格外凸出,如果哪一天,他学着别人一样,往什么手外科血管外科一钻,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