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城,西方很古老的一座城。
现代化进程起步很早。
曾经还是罗巴州文艺复兴的代表城市。
在大夏国还是封建皇权的时候,这里,如同一盏文明的启明灯,在西方大地冉冉升起。
大夏国的一些留学生到过这里,看到这里的风貌,内心激起的浪潮那是十丈高,惊叹人类可以过得如此自由,如此惬意。
带着这样的种子,他们返回大夏,开启了大夏的新文化运动。
大夏就这样在历史的风云中,开启了变革之门……
上百年过去了……
大夏在一代代先烈的无私奉献之下,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之下,凭着不服输的干劲,慢慢跟上了文明的脚步,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站到了文明的最前沿。
很多人是不承认的。
有的是骨子里的洋奴思维在作怪。
有的纯粹是被西方洗了脑。
是的,洗脑在当前的东西方大博弈的战略格局下,是西方舆论战的组成部分,据网传,鹰羽国专门拨款数十亿元,用于收买大夏的买办、有影响力的名人,为这场舆论战宣传造势。
很多人就这样被洗脑了。
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大夏相比较西方,各方面差距遥远,言必称鹰羽,言必称罗巴,将西方那一套制度奉为人类文明的终极走向……
但其实,很多东西一直在打脸。
比如说,这夜晚的灯火。
大夏的京城、羊城、海市,到了晚上,万家灯火,千万高楼,汇成灯光的海洋,彰显人世的繁华,而在遥远的西方阿曼城,亮起的灯光,跟三十年前没啥大区别。
城市几十年没变了。
老旧的街道,也依然是旧日的风情。
一座庄园,也是三十年前、甚至是百年前的风貌。
古老的城堡,灰朴朴的地砖,百年大树在夜风中摇曳……
大树的阴影之下,城堡二楼平台,一盏孤灯。
灯下,一个身着白色睡袍的年轻人,静静地看着一河之隔的阿曼城。
夜风起,他的头发轻轻飘扬。
他的眼睛,在这静夜之中,闪着微光。
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手托一个托盘,托盘之上,一瓶香槟,两只酒杯,此刻的天气,已是冬季,但她一件雪白的貂裘里面,还是清凉的三点式。
随着她的款款而来,雪白貂裘里面的两大团,宛若波涛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