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之前拍电影期间,抽到的被动技能。
抽到的时候,他特意观察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效果,还以为技能没用呢。
结果开在这里。
午木看看银幕上的自己,再看看周围人的反应,大概的有点明白了。
这技能就是演技版的【没有技巧,全是感情】,像唱歌一样,在他演自己真情实感的时候,会放大他心里的情绪,让别人感知到。
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明明他没什么特别动作,没怎么演的镜头,也好像他其实用了什么动作把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演出来。
坐教室里看信明明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但就是和边上人格格不入。
在学校和同学踢球,明明也笑了,但就是感觉他的笑只是掩饰,内心其实藏着东西。
写信的时候明明只是随便的看了下窗外,就好像他是在透过千山万水的距离看喜欢的人。
反正就是氛围感直接拉满,主打一个这人好像没怎么用动作去表现,但浑身上下就透露着一股有故事的样子。
一部电影,非常难的一点就是让观众能对故事有代入感,能感受到故事的情绪,而不是觉得无聊没意思。
而午木这种情绪放大器,无疑大大的降低了这方面的难度。
再配合上林导的拍摄风格和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
《银幕》的主编斯科特在电影刚开场的时候,手上一直在记录着电影的各个特点,以作之后他们场刊的稿件参考。
“风格很舒服,像一本文笔非常好的小说,舒缓的听着故事。”
“那个华国演员表现让人惊讶,没什么动作,却能感受到他的情绪,可能是眼神?”
“一个恋爱故事,因为时间和距离分开,重新写信联系上,却又面临着分离。”
他记录着电影的优点,但写着写着,有点写不下去了。
“终究要分离的恋人。”
“孤独。”
他眼神有些没有焦点的看着大银幕,脑子里忽的想起,年少时喜欢的女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变得不再联系的画面,想起自己现在的妻子和女儿,和自己每天下班后,总要坐在车里抽根烟再上去的生活。
“那个瞬间,我仿佛明白了,永恒、心灵、灵魂这些东西的存在,我觉得我们彼此理解了对方十三年来所有的一切。”
午木也在安静的看着银幕,看着银幕上正和林清月在干枯的大樱花树下,亲吻在一起的自己,还有耳边自己的那些独白。
在电影里,故事里的他和林清月互相之间灵魂似乎触碰到一起了,两人因为这个吻,那些藏在心里的情感,藏在脑中的想法,都互相理解了,并且知道了对方也是这样想的。
被人理解,被人回应,被人喜欢的开心,就像是世界上再也不是自己孤独一人了,有种有依靠的安心感,有人像是自己一部分般的幸福感。
就像现实中的他和林清月一样,一点点理解,一点点熟悉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