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不错的业界口碑,无论是个体农民,还是中小规模承包商,都愿意把产品卖给鸿启,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们也愿意跟鸿启合作。利润不高,但是十分稳定,这都是长期口碑带来的好处。”
“这里我想说声谢谢李总。江北本地招的摘荔枝龙眼工人都有300块一天,不论丰年还是欠年。杂工也有180一天,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只要还能做工的通通都要,做一天能顶一个月养老金,这对很多在农村没有其他出路的农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赚钱路子。就连我们村,都每年有不少村民去给鸿启收购的果园摘荔枝。”
饶是李启光见惯大风大浪,这会也有点不自然。
我用得着你小子来吹捧?
不知是哪个马屁精先带头鼓掌,一时间整个会议室掌声雷动。
李启光只能装模作样轻咳两声,摆摆手。
等掌声停了,陈景乐才继续说:
“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小看了农村的潜力,前提是你得把农村农民的活力激发出来。”
“举个例子,有个很牛逼的百年公司,当初凭借一纸简陋企划,拿到红熊资本的天使轮跟A轮投资,在天才CEO的带领下,成功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于1949年成功上市,历经多年风雨屹立不倒,如今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公司。他们是怎么起家的,我想在座各位应该都清楚。”
“就是靠的广大农村农民!”
“诚然农民是胆小又很盲从的一个群体,在很多人看来,是谁赢他们就帮谁,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是他们帮谁,谁就能赢!鸿启作为一家农业公司,我想不应该是站在农民对立面,相反,他们是贵司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无论是想要稳住现有的基本盘,还是未来继续扩大规模,抵御外来资本,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本人基于上面大方向基调做出的判断,后续具体怎么走怎么实施,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是上面,都随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要照本宣科,要紧跟时代潮流!”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各位。”
陈景乐鞠躬致谢。
已经说得够多了,后面还有什么问题,就让老李同志自己去解决吧。
从回顾历史到当前现状,从理论框架到实际操作,从问题探讨到应对措施,几乎是掰碎了喂给台下这群高管。
如果这都不能理解,那只能说他也没办法,直接回炉吧。
再说又不是他的公司,只是过来帮忙讲讲话,能说这么多,已经很给未来岳父面子了。
别以为他的时间就不值钱。
场上众高管纷纷送上掌声,就是不知道几分真心实意。
正当陈景乐准备走人时,李启光突然站起来,环视众人,问:“谁还有不明白的,赶紧提问。”
卧槽,老李同志你别太过分,就逮着我一只羊使劲薅是吧?
陈景乐板着脸,心情很不爽。
这时,台下就有一名高管举手站起来。
“那个,我想问一下,按照陈先生您的说法,公司最好跟农村农民进行深度绑定,可这样一来,会不会让公司平白多出一笔负担?”
陈景乐眉毛一挑,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上月有个小推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