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乐他爸妈其实还好,催归催,起码有个度,一旦他表情不对,立马打住话题。
但不是所有亲戚长辈都能这么通情达理。
陈景乐现在有了李老师,听到这些话题,倒没有以前那么反感。
不过不反感归不反感,真被催,他还是不乐意的。
在他看来,结婚的关键是两个年轻人,其次才是两个家庭。
因为结婚以后的生活,是两个年轻人自己过,而不是跟着其中一方的父母过。
当然,这里说的仅限于独立自主靠自己本事结婚的年轻人,那种家里出了大力气帮衬的,不在讨论范围内。
陈景乐由始至终都不指望爸妈能帮上什么忙。
因为他知道自己父母是很普通的农村出身的工薪阶层,能把他拉扯大,没让他饿着,供他读书,就已经很厉害了。
不能要求太多。
像人们说的,读书时候嫌2000一个月生活费低,毕业后让每个月给家里2000,跟要命一样。
这个社会钱没有那么好赚。
有些事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明白背后的运行逻辑。
“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老妈还在絮絮叨叨的。
陈景乐不得不岔开话题:“那你具体什么时候回来?”
老妈说:“30号吧,老板让做完这个月先。30号下午坐车回去,晚上能回到,不是大型节假日,路上不塞车,很快到家的。”
陈景乐下意识看向日历:“那还早,要好几天呢。要不到时候你坐高铁动车吧,这样舒服一点,我去高铁站接你。”
老妈却说:“不用,我坐个顺风车回去就好。行李有点多,要是坐高铁,带不了那么多的。”
陈景乐挠头:“家里什么都不缺,大可不必什么都带回来。”
老妈笑说:“已经送了不少给别人啦,剩下的都是用得上的。”
真是一生勤俭节约的中國人。
陈景乐干脆说:“要不我还是直接去省城接你吧!”
老妈连忙说:“不用不用,来回一趟油钱贵着呢,我只是不乐意拖着行李去坐高铁。你忙你的事就好。”
行吧!
陈景乐见劝不动,只好放弃。
……
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