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说辞很简单。
“我们是刘德桦的剧组,想立交桥拍一下,一个小时就够。”
人家一听是刘德桦,心说华哥的片子肯定是大片啊。
又只需要封路一个小时,便给了剧组清晨五点到六点这个时间段。
这时候天光才起。
按照影视剧拍摄时的专业术语,这叫“密度”。
一般摄像大哥都会说“起密度了”。
指的一般是刚日出和即将日落的这两个时段。
这两个时间点在好莱坞那边叫“黄金时刻”和“蓝调时刻”。
这两个时间的光线最为柔和,拍摄出的镜头氛围感最好,容易出现那种带着朦胧感的艺术级镜头。
说到底,电影,摄影,甚至游戏画面,其实都是光的艺术。
好几辆警用摩托把立交桥的两头一拦,宁昊便赶紧开拍。
黄博浑身涂满的了黑泥,面目全非,根本看不清脸,在高架上一路狂奔。
两旁的警察踮着脚看,还嘀咕呢。
“要说这化妆技术是厉害啊。”
“电视里的刘德桦长的那么帅,结果化完妆后,都看不出人样来了……”
他们听张远说是刘德桦的剧组,便因为在拍戏的就是华哥。
其实莫说化妆,就算不化妆,黄博也时常看不出人样来……这是刘桦老哥说的。
反正张远也没瞎说,这的确是刘德桦的剧组,毕竟他是投资人。
最后给那帮交警都整郁闷了,好几个兴冲冲带着照相机来想要合照的大哥就差没骂街了。
还是张远比较机智,一人送了他们一套班尼路的时装,这才平息下去。
白嫖赞助商嘛。
所以宁昊和黄博对他张口就来,避重就轻的话术很服气。
况且他虽然是投资人,但在剧组从没有特殊待遇。
所以剧组成员们才服他。
就比如他好不容易从通风管逃脱,与刚才窨井离开的黄博对面而立的那场戏。
黄博一身臭泥,他也是浑身黑灰,衣服还破破烂烂,没有一点区别对待。
俩人都不是靠化妆师来做出又破又脏的造型。
黄渤照例是往身上抹泥,而张远则找了个废工厂的老炉子,往身上抹了不少陈年煤灰。
而且这场戏和之前在窨井中打电话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