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寻求破局中杯(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独占两个细分的鱼类饲料市场。

海大集团在海陆丰公司开始销售饲料的前两个月,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直到十一月初,他们在统计上一个月的各地销量时,发现自家公司的鳗鱼饲料,在粤东地区的销售量出现明显地下滑,才急匆匆派人调查这件事。

这一调查,他们就发现了海陆丰公司正在销售鳗鱼饲料和埃及塘虱饲料。

在继续深入调查之后,海大集团的销售部发现这个海陆丰公司非常不简单,比起每年需要对外采购鱼粉鱼油豆粕玉米的海大集团,海陆丰公司在原材料上,初步实现了一部分核心原材料的自给自足。

作为饲料行业的巨头之一,海大集团的饲料研发部门实力非常不错,很快就根据饲料样品,加上销售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在通过初步检测之后,就发现了海陆丰公司生产的饲料,不仅仅配比非常精细,而且可以高效降低料肉比、压缩鳗鱼的生长周期。

其中的鳗鱼去腥饲料,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喂养实验,他们发现确实可以有效减少鳗鱼体内的土腥素含量。

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海大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薛化。

海大集团的管理层连续开会了好几天,最后还是选择先尝试和海陆丰公司接触。

本来他们公司的高管之中,是有人提议收购海陆丰公司的,也有人提议直接模仿对方的饲料。

然而当他们深入了解过海陆丰公司的底细之后,就闭口不谈收购和“借鉴”饲料配方的事情了。

原因非常简单,他们发现海陆丰公司的盈利非常惊人,今年上半年已经缴纳各类税金超过两亿元,从其经营状况来看,下半年估计盈利会更高。

海大集团去年营收1103亿,全年净利润不到25亿。

海陆丰公司半年的净利润就超过5亿。

看起来海大集团规模庞大,可这有什么用。

年度净利润两者相差不大,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一个是泥足巨人。

一个是短小精悍。

而且海陆丰公司的短小精悍,那只是暂时性的,类似于未成年人的没有发育完全,过几年再来看一下,估计就会变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庞然大物。

至于借鉴配方的想法。

在调查了海陆丰公司注册的163个鳗鱼饲料专利配方、67个埃及塘虱饲料专利配方之后,海大集团的所有人都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这种明显的专利族,就说明海陆丰公司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而饲料作为外销产品,对方只需要一查,拿着饲料去检测一下,就知道饲料的大概情况。

作为本来就是如履薄冰的海大集团,加上上市公司的特性,这种明晃晃侵犯其他公司专利的行为,打官司是赢不了的。

到时候反而会吃鸡不成蚀把米。

因此再三考虑之后,薛化还是决定和海陆丰公司合作。

江淼此时手上的合作邀请上,就是对方希望在生产鱼粉鱼油上,引进喂养埃及塘虱的4号饲料配方。

对于海大集团的想法,江淼可以猜出一二,大概率薛化是想通过大规模自产鱼粉鱼油,压低饲料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

而对方提到了另一个合作,那就是他们公司承诺不会进入去腥饲料中的细分领域,希望海陆丰公司可以研发配套的去腥饲料。

也就是说,海大集团打算通过埃及塘虱鱼粉鱼油,压低自己一部分普通饲料的成本,从而实现降本增利。

但是由于埃及塘虱鱼粉鱼油做饲料,会让水产品体内的土腥味不同程度增加,严重影响水产品的品质。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