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九十五章 技术太好的烦恼中杯(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江淼刚刚从实验室出来,就看到了林书雅在不远处吃着晚餐。

拿了自己的餐盒,江淼笑着走过去:“阿雅!你今天不是休息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林书雅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将下午和吕伟斌讨论的情况又说了一遍。

听了一会,江淼才发现这是自己的锅,有些尴尬地笑起来:“抱歉,我也没有想到伱研发的技术如此厉害,一下子将单产拉到这么高。”

林书雅倒是没有察觉到江淼的尴尬,而是自顾自地打气着:“没关系,我已经打算继续研究羊肚菌的最强量产技术,争取来一个亩产10吨的羊肚菌栽培技术。”

“原谅我读书少,只能送上一句牛批!”江淼开起了玩笑。

“呵呵,少装,你要是愿意出手,还有我的份?”林书雅这大半年来,她可太了解江淼的可怕科研能力了。

其实江淼早就知道羊肚菌可以达到亩产十几吨,不过他没有时间去搞配方,又不想在太多领域出风头,便让林书雅去折腾。

自然界的真菌,可以说是繁殖速度最快的生物之一。

只要所有的条件都达到最佳,很多蘑菇只需要几天,可以就从子实体阶段变成成熟阶段。

长期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或多或少见过菌子的生长,有时候一场小雨之后,第二天的树下或者草丛里,就会冒出一大堆千奇百怪的菌子。

很多时候不是栽培的菌子生长速度缓慢,而是技术不达标,没有让所有的生长条件达到最佳。

就比如羊肚菌的常见料袋配料方案,这个方案非常粗糙,配料就只有五个原材料,显然是没有办法囊括羊肚菌的全部生长要素。

只要可以将羊肚菌在智能大棚内的亩产达到10吨,那每亩就可以出13001500公斤干羊肚菌,哪怕是以最便宜的每公斤200块钱出售,亩产价值都可以达到13万~15万元左右。

江淼通过鉴定面板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羊肚菌在达到最佳条件之后,大概70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出菇,加上消毒和其他准备工作,一个生产周期大概只需要85天,一年可以连续生产4茬。

而这种高精度的智能大棚,每亩每天需要消耗1520度电,加上其他耗材、折旧,每亩每天综合费用50块钱左右,85天就是4250块钱。

这还没有计算人工、料袋原材料那一部分费用。

也就是说,亩产价值太低的农产品,根本不配用这种高精度的智能大棚。

两人聊了一会,突然江淼想起一件事,便笑着说道:“阿雅,你那个导师的儿子是不是也在他手下?”

“呃…是的,那家伙的论文还是我和几个师兄的成果。”说起这件事,林书雅就有些愤愤不平起来,然后她有些疑惑:“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

“他最近发了不少药用真菌方面的论文,其中有两篇是关于使用酵母菌提取物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

“酵母菌提取物?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这不是我其中一个师兄的课题吗?不过,我听那个师兄说过,好像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呀?”

江淼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递给她看一下那两篇论文。

林书雅放下筷子,大概看了几分钟,很快她脸上就露出一丝怪异之色:“奇怪?我那个师兄怎么连名字都没有了?以前那老混蛋虽然过分,但至少还留一个名字。”

“你那个师兄叫什么名字?”

“叫罗玉麟。”

“怪不得,前天汉东大学发了一个公告,说有一名学生跳楼了,名字好像就叫罗玉麟。”

“什么?”林书雅眉头一皱:“看来那两篇论文对罗师兄非常重要,真是可惜了,他才华还可以的,如果有一个好导师,说不定早就出名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