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64章 白袖军道人张的起事楚世昭应召定南方(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这些实际上摆在台面上的问题,楚世昭还是思路清晰的,问题是摆不上台面的问题,楚世昭就很头疼了。

对于楚世昭而言,最头疼的就是子嗣的问题。

要说楚世昭的继承人弱,那还真不至于。

无论是和李凤宁结合还是和桓奕结合出来的长子,都有着独挡一面的能力。

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同父异母的情况下,在继承权单一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内乱。

楚世昭和李凤宁所生的儿子楚济民,不能说是二凤翻版,但也是颇具风采。

从数值而言,楚济民的军事能力和自身魅力数值是非常可怕的。

可以说楚世昭这么多个儿子里,楚济民是唯一一个先天性魅力超过95点的天人之姿。

这可千万别小看魅力这个数值。

魅力越大,越容易招收部下,越容易收揽民心。

楚世昭靠着【高祖之风】这个词条,魅力数值是逐年提高的,而往往到了模拟推演的后期,楚世昭都能做到满朝悍臣的全盛阵容。

这就是魅力高带来的增幅。

这也就导致楚济民这小子,是自带班底的。

哪怕不是嫡长子出身,只要是战乱时期,他就能自行组建一个小班底,小朝廷。

一个人干事,他的点子可能不多,但是一群男人凑出一个班底,这点子那可就太多了。

现在楚世昭的继承人不是弱不弱的问题,而是只要儿子多了,他们就会掐架掐起来。

理论上破解的办法是搞外封制度,学成吉思汗,有本事的人,就自个儿出去打一片天下,谁打多少,土地就归多少。

但是这玩意想想就得了。

中原王朝在封建王朝,就是最肥的一块地。

中原人骨子里就有着家乡情怀,有落叶归根的说法,外面的地再广,也没有家里的地香。

不像游牧民族,哪里都能生存。

而且,就算是外封了,也不可能避免内战的情况诞生。

忽必烈就是内战王。

最无奈的是,朱元璋那套办法,也没办法让每个儿子都有一席之地。

权力这玩意,最好只有一个人有,不能大家都有。

本意上,朱元璋还是小家子气的那套,希望每个儿子都有一亩地种,都有生存的空间,顺便给最大的那一脉‘亲儿子’守天下。

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情不现实。

第一代的儿子,是一起长大的,所以是可能存在情分,存在血缘上的亲近感。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