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二十七年十月,楚世昭宽慰他的二子楚济民,可是在消息不流通的时代之中,楚济民虽身为将门子弟,却又惊又怕,只能向她的母妃求教,以图自保之道。】
【楚济民并不胆怯,相反非常果敢英勇,可是面对自己的父皇,他一直认为自己微末之功难以放上台面,如今有人如此污蔑自己,他又怎么能不感到敬畏害怕。】
【开皇二十七年十一月,有亲近楚济民的将领劝谏道:“何不效仿昔日承天门夜变之事,以图长久之安稳。”】
【“殿下千里之外治定异国,得军中将领爱戴,又有外戚李氏相助。”】
【“大同总督杨延朝对殿下的才能极为推崇,若是得以拉拢,则得一臂。”】
【“晋阳又是李氏发迹之地,得了大同再得晋阳,如今殿下还坐镇于北平,一气呵成之下,若是运势极好,大半个北方都能取得。”】
【“殿下的兄长虽然颇具才能,那也不过是一介书生,焉能识得兵法?”】
【“自古以来,皇位皆是兵马强壮者所得!”】
【“为图一世无忧,唯有君临天下这一条路可以走。”】
【楚济民思来想去,最终拒绝了。】
【“父皇在位,我若叛之,此父子相争,非孝义也,为图自保,何以至此。”】
楚世昭脸色变得微妙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搞政变,是会出现连带效应的。
这就跟李渊、李世民那一家子搞得一样。
李世民为了功臣集团的利益,宰了他的亲哥哥和亲弟弟,提着他们的脑袋去见李渊去要皇位。
恰好李世民的影响力,在整个唐朝是史无前例的存在,贞观之治的名头过于响亮。
这也导致李唐出现了很多宫廷政变,全是在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
而大明,也有朱棣这个藩王作乱取得天下的例子。
导致藩王作乱的场次也不少,比较出名的就是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伏击明宣宗朱瞻基,正德皇帝时期的宁王之乱。
这东西就是有‘借鉴’效应的。
最开始得天下皇位的时候,改朝换代都是靠禅位这种比较‘人性化’的手段正统继承嫁接的,曹操还嫁了好几个女儿给汉献帝刘协,曹丕也给了刘协很高的礼遇。
可司马家不当人啊,他非得当街弑君,往后,所有王朝都开始借鉴司马家的做法,改朝换代的过程,就是尽量把上一代的皇室全给杀干净。
最笑嘻的是老曹家的人抢走了老刘家的皇位,最终被司马氏偷鸡,结果给老曹家报仇的人还是老刘家的后人刘裕。
楚世昭之所以极其无奈这次模拟推演的开局,就是这种开局是起了一个坏头。
虽然楚世昭是自保下,被迫这么干的。
可是楚世昭的每一个后人,他都能说自己是为了自保,被迫起兵反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