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18章 大周王朝的版图迎来鼎盛期楚世昭泰山封禅朋党之争的雏形(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桓奕对此同样难以‘理解’。

因为在她的认知里面,她的大兄桓盛干出来的事情,已经是叛经离道,不太像是世人能够理解的内容了。

楚世昭干的事情,那可远比她的大兄桓盛离谱多了。

想要通过变法从而让自己青史留名的文人,那可不在少数,桓盛固然是在干一件不太好办的事情,但至少是有例子能够借鉴的。

楚世昭北伐征讨匈奴,历朝历代也不乏有讨伐草原的战略方针,有过佯攻恐吓,也有过正面冲击。

像楚世昭这样正儿八经打全面战争的,已经是少中之少了,但问题是,楚世昭不光是打全面战争那么简单。

他还要封狼居胥,还要燕然勒石,现在还想要继续西征。

这几种行为,又有哪个不是骑脸的表现,这完全是在踩游牧民族的脑袋了啊!那就别提打完草原,还想要西征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了。

狼居胥山和燕然山,对于草原人都是有很深象征意义的。

就这么打了。楚世昭居然还嫌不够?!

桓奕真挺难理解的,特别是全面战争说起来容易,打起来难,能打赢实属不易,可是打到这种几乎实锤‘大获全胜’的局面极其少见。

就大周王朝的历史而言,最为强势的开国时期,那也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平起平坐,僵持不下,更别说反攻草原了。

守势才是常态。

楚世昭往人家圣山上祭拜先祖,封禅承认正统,还搞什么刻字宣传大周王朝的国威。

这就跟之前大周王朝北伐的事情完全是两码事了。

打不赢的北伐,象征意义更深点,给对方一点下马威和颜色瞧瞧,在大周历史上也是最多的一种虚张声势类型的北伐。

新君登基的时候,大周王朝的天子大多都要来搞那么一套。

少数不多能打赢的‘北伐’,那也是上万人欺负人家几百个落单的骑兵,然后就称自己北伐成功了。

楚世昭这种北伐,那可是真刀真枪的干啊。

所以说,楚世昭提出了想要西征的想法,明明那么不切实际,明明找不到前朝西征的例子,可桓奕竟然一点都没有怀疑过他的真实想法。

主要是,楚世昭说过的事情,他都办了。

而且,先别说西征的事情,光楚世昭把周边国家全都打了一个遍,就能看出来楚世昭的武德到底有多充沛了。

你给他机会,你给他一个满满当当的国库,桓奕怀疑楚世昭现在就要开始他的西征了。

【开皇十一年十月,楚世昭连年的征战,《一条鞭法》的推行下,使得赋税重地的江浙一带爆发了以地主豪强为首的叛乱。】

【同月,楚世昭将一日一朝改为一日两朝,分为早朝和午朝,日夜勤勉执政。】

【开皇十一年十一月,楚世昭派遣韩顾平定江浙一带的叛乱,又委任郭忧编撰新的《大周律法》,而这套法典同样象征着大周王朝的文化、制度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周律法》全面体现了开皇时期的法律制度水平,为后世所沿用。】

【开皇十一年十二月,韩顾平定了江浙一带的叛乱,并且因此收纳了四万多的青壮之士。】

【开皇十二年三月,南匈奴的可汗易名周姓,开始躬身学习大周王朝的一切礼仪,而原本和大周王朝同盟的新罗为了争夺在朝鲜半岛上的地盘,最终和大周王朝撕毁了盟约。】

【开皇十二年四月,新罗在百济与高句丽被楚世昭灭亡后,这个曾经同盟关系上的拥簇国,附属国为了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向大周王朝发动了战争。】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