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09章 大位非我所欲也(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杨柱庭联合其他大同将领同僚一起兵谏,他们杀死了徐皓,在大同继续据守城池,和匈奴人的大军做顽强的抵抗。】

【永晋三十三年二月,楚世昭立刻起兵,他决定亲率部队驰援晋阳。】

【然而桓盛却劝说楚世昭留守中央,以免朝堂群臣生变。】

【更直白地来说,桓盛认为边塞节度使的权力巨大,如今有外敌能够消耗他们的实力,到时候平复北境,反而更加容易。】

【等到这些地方的实力被耗干的时候,朝廷再出兵,这是坐收渔翁之利,也是最佳的反攻时机。】

【但是,楚世昭这一次却不认可桓盛的观点。】

【楚世昭召开朝会后,他更是和群臣不欢而散,很多人都认为桓盛的意见才是最合适眼下的政治环境,同时很多人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出兵。】

【“难道诸公非要看到匈奴人的铁骑兵临城下的时候,才懂得驰援边塞吗?”】

【这一次,楚世昭颇为震怒。】

【“大位非我所欲也。”】

【“老子一开始只想着活下去,只想着怎么在这个该死的世道活下去。”】

【“我年少时,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不想继承什么亲王,更想当一个征讨天下的将军,但现在呢?你们看看,你们走的每一步,都要我权衡利弊,权衡利弊。”】

【“是啊,晋阳被打下来了,节度使的威胁就没了,大同被打下来了,又一个节度使死了,但是呢?”】

【“没有节度使,还有卢毅,还有马溯安,还有他们身后的匈奴人。”】

【“如今晋阳和大同向我求救,我若是坐视不管,谈何君臣。”】

【“只有朕视他们为朕的臣,他们才能称朕为主,这样的道理,你们难道不懂吗?”】

【“若是朕不视他们为朕的臣民,那么又有什么必要谈论天下归心之事。”】

【说到这里,楚世昭的怒意渐浓。】

【他不再代使所谓的君权,而是拂袖呵斥道:“朕意已决,即可发兵,以抗叛军。”】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楚世昭在三辞三请下,正式就任新帝之位,不再以监国的身份治理天下事务,节制兵马。】

【“既然朝中无大将,那就由我来当这个大将。”】

【“君王死社稷,这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全军不可怠慢一步,轻装疾行,驰援晋阳,入城就地补给,这是朕的军令。”】

画面上,一支不足千人的骑兵紧随着楚世昭的步伐,朝着前线作战最为激烈的晋阳奔袭而去。

而这一支骑兵的编制,其名为——背嵬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