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换任何一个人坐这个位置,都撑不住局势,早完蛋了。
现在楚世昭要求不高,他这晟武一朝出不了像诸葛亮这样的神将,要求低一点,来个张居正、李善长,楚世昭也不是不能接受,问题就是晟武一朝连个守门员水平的王安石都没有。
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将领比文臣强太多了。
楚世昭只能消耗更高的经济、用更大的成本去【开凿大运河】,他怕自己付出的成本低了,弄不好就成李隆基了,前半生轰轰烈烈,后半生活成杨广二世,彻底烂完了。
这个时候,楚世昭忽然明白永晋帝了。
有些事情,你办了,办好了,对自己没好处,办不好,自己直接完蛋,什么都不做,反而能明哲保身,因为问题直接给后人了,让他们烂去,反正自己的名声是烂不了。
这同时让楚世昭感受到明摄宗张居正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了,虽然老张私德是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呢。是个人都知道大明烂完了,张居正还敢去硬抬一手,还能抬起来。
这不是水平,是什么?
给楚世昭一个张居正,楚世昭还真乐意给他兜底,这种办事能力杠杠的,工作能力给劲的,又有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想到这里,楚世昭看着【文俞】的面板,也不知道他手底下的‘老文’能不能干成。
结果一看,【文俞】的才识面板还没有楚世昭自己的面板高。
不过楚世昭的才识面板有点虚。
才识的数值里面还有很多细分的各类属性作为评分的影响力板块,在里面有个东西叫——见识。
楚世昭的见识是100点。
那可不,任何一个现代人每天摄入的信息量都很巨大,无论是哪个现代人,跑到封建社会,那都是见识碾压的。
就比如说,楚世昭要干的很多事情,大臣们都看不懂,可是楚世昭精通华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那么多皇帝给楚世昭做前车之鉴,他还能不知道哪件事的价值高,哪件事情的价值低吗?
不过,也是【龙场悟道】给了楚世昭很大的前期属性增长,这次模拟推演,楚世昭的成长速度很快,很大程度就是【龙场悟道】的功劳。
搞不好楚世昭亲自督办【开凿大运河】的事情,效率还能得到提高。
但是,这也不能事事都让楚世昭去办,不然留这些大臣有什么用?
更何况。楚世昭要是哪天不幸驾崩了,他儿子用满朝的酒囊饭袋、骁勇悍将,那不是百分百二世而亡的下场。
能力不行就练,往死里练,都给练出来再说。
【晟武十四年七月,科举取士,由于目前你所统治的大周王朝识字率较低,在本次科举之中,你录取的学士里,一共79位,其中51位出身士族,20位出身寒门,8位出身豪强。】
【本次科举考试之中,最令你赏识的人是——琅琊临沂颜氏之后颜听石。】
前周王朝的大环境太差了,而且知识并不流通,属于各家都有各家的体系和教育,概不外传。
这所谓的寒门,祖上也是出过名臣的士族,家道中落,要么是站队站错了,被踢出局了,远离政治中心,要么就是在某一个混乱的时期发生了变故。
可人家再怎么说,也是有书可以读的。
豪强可能是最贴合庶民身份的,不过也是地方上的大户人家,要么有钱,要么地方上有影响力,他们和寒门通婚,甚至和士族通婚,来换取晋升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