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56章 楚规桓随封狼居胥的时刻记录卡(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可现在桓奕是没有办法了。

她是只能顶上来。

一是楚济钺这个儿子的年龄尚且还小,悍臣满朝,想要节制很不容易,这个时候外戚不发挥作用,下场就是权力被楚世昭曾经的部下一步一步瓜分和架空。

二是你挺不住,那南边还有一位自认‘真龙天子’的存在虎视眈眈。

三是如今北方,是楚世昭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桓奕不能看着这个基业就这样没了啊。

她丈夫打下来的基业,那就该拼死守护,到时候再把这个基业好好地留给成年以后得楚济钺,那么。。。九泉之下见到楚世昭,桓奕也能对得起他。

其实桓奕也想像李凤宁那样躺赢,但是这一次的局势,因为个别的事件穿插和影响,导致比上一次的模拟推演多了很多不该有的变故。

这就是所谓的一念之差导致的历史走向变化。

不过,桓奕是怕死,但是这不代表她懂得少。

她所在的桓氏,其实可以算是凉州名门,只是关中人不认桓氏的名门,认为桓氏不过是地方上一个知名的豪强。

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桓氏的家族上面没有出过专治经学的大儒,多数都是地方太守、节度地方的封疆大吏。

像桓盛这种积极入朝为官,想要谋取功名的,就是想把家族从地方豪强变成真正的名门。

桓氏的底蕴其实就是和寻常名门差不多,遗憾的是那些所谓的门阀贵族不怎么认这一套。

只认你祖上出没出过大儒,出没出过知名的官吏。

桓奕是受过比较优秀的家世教育。

所以她仔细检阅过了先前楚世昭的做法,其实对局势吃得很透,现在她的想法,就是按照楚世昭的既定设想,继续沿用他的政令。

不改变楚世昭变法的初衷。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楚世昭变法之后,已经稳固,你推倒重新用旧法,就是否认楚世昭的功绩。

这种事情,桓奕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顶着那些反扑过来的大族群臣压力,桓奕都咬着牙不松口,她就认楚世昭的决策是对的。

相信!

何况,楚世昭还给了一套悍臣的任用之法,主要的几个握有兵权的人,桓奕能通用、活用的话,这些世家大族的反扑不过是隔靴搔痒。

【贞平五年五月,在追封楚世昭为新帝之后,楚世驹降低位格,为普通的亲王,而楚济钺登基以后,桓奕故意在自己的大兄桓盛以及楚世昭曾经信任的部将面前示弱。】

【“母寡子弱,皇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那些楚世昭曾经的重臣们上前为了表露自己拥立楚济钺的决心和态度,都发下重誓,叩首响应:“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桓奕以儿子年幼,难安重任,临朝视政,她为了避免宗室内乱,觊觎楚济钺的皇位,立刻是对宗室内的各个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京,不得私相燕会’,使在地方上失去兵权,同时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为质,宗室迫于楚世昭曾经部众的压制下,大多不敢不从,这直接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在楚济钺继位之前,永晋帝驾崩以后,大周王朝接连数人继承大统,这就是内部夺位所造成的隐患。】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